第55部分(第3/4 頁)
上所謂的落荒而逃怕是與事實有所出入。何況若乘勝追擊,便是我軍要遠航入海,探入敵營,在對匪巢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追擊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蕭永眉心一蹙,冷聲呵道:“你這是在質疑父皇的決定?”
蕭誠不慌不忙地躬身道:“事關東海安危,請父皇見諒,恕兒臣失禮。但是否出兵,還請父皇三思。”
段子鳴一臉不情願地出列,向皇帝行禮後道:“啟稟陛下,臣贊同吳王的意見。臣雖沒有領兵的經驗,可正如吳王所說,前線捷報上的大獲全勝本就有待考證,若是乘勝追擊,那自然沒什麼好怕的,可若根本就沒有乘勝一說,那再追擊海匪恐怕要得不償失。如今海匪已撤,臣以為應當讓東海海軍休養生息,為來年做好準備。”
段子鳴這話說完,就有更多的官吏出列附議,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官,大多站在蕭誠這一邊,而餘下的就都垂著頭默不作聲,擺出一副“我不懂所以不管”的姿態來。
皇帝對眾人的反對心有不滿,畢竟這些人都是在他做出決定之後才來反駁的,可蕭誠說的有道理,而段子鳴即便跟蕭誠不對盤也要出來附和,事關東海安危和唐國體面,還是要慎重。
“吳王和楚國公說得也有道理,傳令到東海,要他們靜觀其變,若海匪再來,便全力迎戰,若不來,便好好休養生息,來年朕不想再聽到東海沿岸損失慘重的訊息。”
“陛下英明。”
眾人齊聲拍個沒什麼用的馬屁,各自退回原位。
又談了幾件無關緊要的事情,早朝便就這樣結束,離開宣政殿時,段子鳴還瞪了蕭誠一眼,並且重重地冷哼一聲。
蕭誠也沒說什麼,與蕭羽結伴同行,離開了皇宮。
然而離開皇宮的蕭誠、蕭羽、段子鳴和田冠卻都沒有回府,段子鳴徑直去了平康坊的靈韻樂坊,田冠去東市閒逛,然後進了一家玉器行,蕭誠和蕭羽結伴進了東市的一家酒肆,一刻鐘後,四個人在靈韻樂坊地下的密室裡匯合。
這密室是他們兩年半以前挖的,由幾條密道將其與東市的幾家店鋪相連,建成以後,這裡就成了“不合”的蕭誠和段子鳴議事的場所。
“王爺,寧海郡王。”先到的段子鳴和田冠見蕭誠和蕭羽進到密室,便起身行了個禮。
“坐吧。你姐姐來訊息了沒有?”才跟段子鳴打個照面,蕭誠就急切地問道。
段子鳴嘿嘿一笑,道:“來了來了,不過還是那些,姐姐在伊州,除了揍人就是揍人,這次的來信上說她又把昭武九姓的人給揍了。她可是在西北敞開心扉放開自我了,孔先生說姐姐現在跟我爹當年是一模一樣的,想想都覺得可怕。”
姐姐還記得自己是個女人嗎?
蕭誠卻沒有段子鳴那麼樂觀,聽到這個訊息後就一臉擔憂。
子卿還會揍人,說明過了三年還有人找她的麻煩,就算西北的人大多一言不合就動手,可子卿是不是太招人恨了點兒?怎麼三天兩頭就要跟人打一架?
見蕭誠一臉擔憂,段子鳴寬慰道:“王爺您就放心吧,現在姐姐的身邊除了當年帶去的幾個人,還有伊吾軍的三千人,上次席謙跟著商隊過去看她,回來說姐姐都快成伊州一霸了。王爺您與其擔心姐姐的安危,不如好好考慮一下這次該如何收服她。”
經過這三年,段子鳴算是認了蕭誠這個姐夫,然而認可之後,段子鳴卻又替蕭誠擔心起來。
三年前王爺就沒能得到姐姐的心,這三年過去,姐姐的性子是一年比一年棘手的樣子,他還真擔心姐姐再見到王爺時會甩給王爺一封休書,那就有意思了。
蕭誠苦笑:“先讓我見到她再說吧。”
他這三年沒跟子卿見過,甚至沒透過信,說收服還太早,子卿能記得他就不錯了。
田冠沉聲道:“大概也快能見到了。”
蕭誠一愣,急忙問道:“侯爺這是什麼意思?”
田冠滿眼笑意,轉頭看向段子鳴。
段子鳴笑道:“姐姐的信上說伊州以西的西域部族似乎有些不安分。”
蕭羽立刻說道:“嘿!這樣剛好皇兄可以領兵起西域,跟皇嫂見面。”
段子鳴猶豫一下,又道:“不過姐姐說不讓領兵去西域。”
“為什麼?”才露出個笑容的蕭誠又蹙起了眉,“不許你領兵,還是不許我領兵?”
“呃……”段子鳴撓撓頭,有些為難,“姐姐說……說機會難得,她要治一治聖人……”
蕭誠鬆一口氣,隨即輕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