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2/4 頁)
愈深。他不知如何辦,只得來求助於孝莊皇太后。
孝莊皇太后見康熙帝沮喪著臉,知道他是遇到不愉快的事了,心裡立刻酸楚起來,心痛地問:“玄兒可是碰到不順心之事麼?”
康熙帝說:“要麼我不再做皇帝!要麼讓我親政!”
孝莊皇太后問:“這是為何?”
康熙帝說:“我雖說是皇帝,可他們誰把我這個皇帝放在眼裡了?我坐在御座上也不過是件擺設!他們也只把我當做只會聽話不能說話的機器!”
孝莊皇太后笑著說:“誰敢不讓你皇上說話?”
康熙帝氣道:“只讓說,卻不聽,這叫說什麼話呀!”
孝莊皇太后問:“所以你要親政?”
康熙帝說:“不親政,我說話便無人會聽!”
孝莊皇太后嘆口氣說:“事情得慢慢來,你才多大啊?”想到傷心之處,她的眼便紅了,淚也要流下來。
康熙帝立刻覺得不好意思起來,羞澀地說:“奶奶別哭,我不再鬧著親政了。”
孝莊皇太后說:“你告訴我,是什麼事讓你煩心了?”
康熙帝便把楊素蘊所奏告知孝莊皇太后。
孝莊皇太后聽後,微笑著對康熙帝說:“這是件好事兒!玄兒傷心作什麼?”
康熙帝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問:“奶奶說它是件好事?”
孝莊皇太后點點頭看著康熙帝。
康熙帝說:“平西王橫徵暴斂,巧取豪奪弄得怨聲載道的,怎麼會變成好事呢?”
孝莊皇太后說:“還記得昔年你父皇之遺詔麼?你父皇當年最不放心的就是平西王吳三桂。最不放心他什麼?最不放心他能否忠於朝廷!所以才有逼吳三桂滅明之舉!如今看來,玄兒對此事可放心了!”
康熙帝越發不解了。奇怪地問:“平西王搞得天怒人怨的,就不會動我大清之基業麼?怎麼反而說是好事呢?”
孝莊皇太后說:“俗話說,兵無帥不聚,帥無卒不強!平西王此舉弄得自己與百姓離心離德的,天下之百姓必不會擁護他!所以玄兒不必再擔心平西王的反清。再說,由此可以斷定平西王已無志於帝王,而沉湎於酒色。”
康熙帝說:“玄兒不能明白。”
孝莊皇太后說:“你以後便會明白的。”
五、楊御史說:“防微杜漸,古今通義。”
鰲拜不停地徘徊在自己的書房裡。
他在心裡大罵吳三桂不識趣。無論在朝上,還是在朝下,他都一直在為吳三桂或明或暗地辯解。沒想到吳三桂自己在奏摺中竟然公開承認自己橫徵暴斂巧取豪奪等事,這不是打我鰲拜的耳光麼?叫我以後如何說話?
正在鰲拜焦灼不安之時,班布林善來了。
班布林善進來後,見鰲拜一臉焦慮,心裡便緊張起來,以為是自己什麼事沒辦妥,惹得鰲拜生氣了,只好忐忑不安地站立著,等待鰲拜的發話。
鰲拜卻沒有說話,只是塞給他一份奏摺。
班布林善展開一看,原來是吳三桂針對楊素蘊參劾他而寫的奏摺。
班布林善在琢磨完吳三桂的奏摺中的每一句話之後,便在心裡問自己:吳三桂為何要對橫徵暴斂,巧取豪奪之事供認不諱呢?難道是吳三桂有恃無恐麼?不可能!那麼他的供認不諱必有深意!那深意是什麼呢?
還有吳三桂抓住楊素蘊的奏摺中的“防微杜漸”一詞不放的意圖何在?楊素蘊的意思自然再明白不過了,可是,作為平常之人,對於此詞躲還來不及呢,而吳三桂卻為何要偏偏提起呢?
經過一陣思索,班布林善心裡漸漸有了底,他變得泰若自然地等待鰲拜發話。
鰲拜見班布林善看完了,便問:“你有何想法?”
班布林善說:“好事!”
鰲拜心中一驚,心想:我急得不行了,怎麼還說是好事呢?但他卻不動聲色地問:“為何?”
班布林善說:“一是吳三桂對橫徵暴斂巧取豪奪之事供認不諱,倒免除了調查之苦。”
鰲拜說:“可是他的承認不等於在回擊我麼?”
班布林善說:“主公勿憂!依奴才看,吳三桂此舉正是要告訴皇上他無叛逆之心!”
鰲拜問:“這是為何?”
班布林善說:“吳三桂此舉失去民心,他倚仗什麼叛逆呢?”
鰲拜想了想,認為確實是這樣。然後又問:“還有何好處?”
班布林善說:“二是吳三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