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4/4 頁)
孔四貞苦笑著說:“夫君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孫延齡說:“何以見得?”
孔四貞說:“吳三桂起兵之初是口稱擁立朱三太子麼?”
孫延齡說:“正是。”
孔四貞說:“他是以此矇蔽天下之眾!”
孫延齡問:“何以見得?”
孔四貞說:“夫君想想,如果不以擁立朱三太子起兵,而自己卻稱王起兵天下之眾會響應麼?”
孫延齡說:“確實不會有人響應!”
孔四貞說:“然而,當天下之義兵取得大清之半壁江山,反清之勢極盛之時,吳三桂卻突然稱王,並建國封將,改變口號,其目的豈不是不言自明?”
孫延齡說:“夫人之言有些道理,卻未必完全確切!”
孔四貞問:“怎麼不確切呢?”
孫延齡說:“逐出韃虜,推翻清廷是大義,是天下漢人共同之大業。所以,天下漢人應該以驅逐韃虜,推翻清廷為己任。而至於誰來當皇帝是小事,朱家人可當,吳家人可當,甚至我孫延齡也可當,只要是漢人當皇帝便行!”
孔四貞驚奇地問:“夫君想當皇上麼?”
孫延齡笑著說:“夫人不必驚慌,孫某說笑而已!”
孔四貞說:“夫君即使想當,也未必當得了!”
孫延齡問:“何以見得?”
孔四貞問:“吳三桂會讓給你當?”
孫延齡便沉默不語。
孔四貞說:“夫君既然不想當皇上,那夫君何必摻雜其中呢?”
孫延齡問:“怎麼叫摻雜其中?”
孔四貞說:“這是吳三桂與愛新覺羅家族在爭奪天下呀!”
孫延齡說:“可吳三桂是漢人呀!”
孔四貞說:“這天下是大家的!為何只能讓漢人當皇帝?再說,吳三桂會比康熙帝對你更好?”
孫延齡說:“那也未必。”
孔四貞又問:“那吳三桂當皇帝比康熙帝能給老百姓帶來更多的好處?”
孫延齡沉吟不語。
孔四貞悽苦地笑道:“夫君不敢說了,讓愚妻說吧!吳三桂僅僅是個藩王,就欺壓百姓,橫徵暴斂,巧取豪奪,弄得雲貴兩省之民眾苦不堪言。若讓他當皇上,天下百姓還會有好日子過麼?夫君為何要將康熙帝趕下去,卻讓一暴徒來當皇帝?難道僅僅是因為吳三桂是漢人,而康熙帝是滿人麼?如果夫君再執迷不誤,只怕會成為千古罪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