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不怕,結果別人哭了一晚上他就投降了,這不是沒出息嘛。
馬甲娘於是批評馬甲小孩子不懂事,並說人家老鄧“心好、重感情”。
馬甲爹和馬甲娘無論怎麼評價老鄧,馬甲都不感興趣。可是,自從老王頭透露老鄧居然是個一等功臣,馬甲就不得不注意老鄧了。
注意了半天,馬甲還是沒有辦法對他感興趣。俺馬甲雖然年紀小沒參過軍,可打仗的電影畢竟看過不少,對於如何正確辨認紅軍和白匪軍、如何正確識別一般戰士和戰鬥英雄還是很有經驗的。比如老王那般滿面紅光、孔武強壯的形象,說他是黃繼光的戰友都沒問題,可看看老鄧,面黃肌瘦、愁眉苦臉,連走路的姿勢都是鬼鬼祟祟的,這樣的傢伙別說是英雄,就是當個志願軍戰士也給中國人民丟臉。所以,馬甲很懷疑老王頭是不是又在騙人(這老頭經常拿小孩子開心)。
於是決定再次去找老王核對一下。
為防止老傢伙耍詐,聰明的馬甲採取了迂迴詢問的方式:“王伯伯,問你個事。”
“啊?”
“那個鄧伯伯和你都是志願軍嗎?”
“啊,是。”
“那他和你是一個部隊嗎?”
“啊,是。”
“那他也是皮定均的隊伍,也和你一樣勇敢嘍?”
“啊,勇敢。啊?……哈哈哈,他不是皮定均的隊伍,他是朱正常的隊伍……哈哈哈……”
這時候,老王的老婆出來了:“別胡說八道,小心人家老朱聽見不高興!”
“怎麼是胡說。他就是朱正常帶的兵嘛,朱正常就當過他的連長嘛……哈哈哈……”
朱正常?那個修理汽車的老工人朱正常?那個經常來找馬甲爹下象棋的老頭朱正常?他還當過志願軍連長?他原來就是軍官怎麼現在反而成了兵了?
看見馬甲茫然的樣子,老王老婆笑著說:“別理你王伯,回家吧,問你爸爸就知道了。”
看來,真的只有去問馬甲爹了。
第五章
朱伯伯比老王、老鄧的年紀大,是個挺溫和的老頭,喜歡看報紙也喜歡下象棋。記得當時他有句名言:“看報嘛,要懂得看《參考訊息》;下棋嘛,要懂得邊路馬。”所以馬甲爹下棋的時候,總是對他馬的去向十分緊張。
老朱走路慢吞吞的,什麼時候手裡都端著個大號的搪瓷茶缸,渾不像當過兵的人。他兒子朱小明倒是參過軍,海軍。記得當時陸軍還是在穿兩個兜、四個兜時,馬甲我看見朱家哥哥的無簷大蓋帽,簡直激動得要命。朱哥哥後來上了大連海軍學院,再後來又去了美國。上大學以後去留學的人馬甲見得多了,可上過軍校再去留洋的,馬甲還只聽說他一個。老朱頭現在跟著女兒定居澳洲,估計再想下象棋就難找到對手了。
在當時,馬甲爹對老朱的事不大願意講。好在馬甲娘倒不在乎什麼,痛痛快快地就說了。
老朱的前半生是由兩次稀裡糊塗決定的,第一次就是他當兵。
老朱是徐州人,他的家鄉在解放戰爭的一段時期內屬於國共雙方的拉鋸地帶。當時老朱中學還沒畢業,放假的時候,他跑到鄉下的同學家玩。玩了沒多久,國軍來抓丁,兩人趕緊到柴房裡躲起來。老朱腿勤點,爬柴堆頂上趴著,同學腿懶點,鑽柴堆後面藏著。國軍進來,兩刺刀就把他同學給捅了出來,老朱卻沒被發現,躲過去了。可老朱這位同學後來當了什麼軍警,欠了血債,解放後被鎮壓了,臨了時,為證明自己當初是被迫的,就把老朱給供出來當證明人,弄得老朱自己好久都說不清楚(比如老王頭就說過“老朱是混進革命隊伍的”之類的話)。
當時聽說國軍還在附近抓丁,老朱一時就不敢回家,繼續在同學家待著,反正國軍剛剛來過不至於馬上再來。
呆了兩天,國軍沒來,共軍來了,老朱連忙又跑回柴房的柴堆頂上。這次共軍倒沒有去搜查柴房,可他們挑水、擔柴、掃院子,住下了。一來二去,大家就發現了老朱,一來二去,大家也就認為應該給這小夥子做做工作……於是乎,老朱在躲過了反動派軍隊之後,稀裡糊塗地參加瞭解放軍。
老朱也立過功,但那不是在戰場上。渡江戰役時,老朱是營部的文書。部隊解放南京後,老朱也跑進城裡逛,逛來逛去就發現問題了。那時候進城部隊多住在舊官邸、資本家公司或者教堂寺廟內,於是有人就把門窗拆了做床鋪、有人隨地大小便,還有人放任老百姓亂拿東西亂抬傢俱……老朱覺得這樣不好,就寫了封信交給軍管會。沒想到軍管會很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