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我知道的老兵故事 > 第21部分

第21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女扮男裝,被高冷千金倒追開局擊殺尹志平剛穿越就要滅世是怎麼回事末世:雙皇廢土求生提示來自50年後,叫我怎麼輸?末日遊戲:喪屍竟是自己你把faker都打抑鬱了?NBA:最強3D,神級跑位!小寡婦翻身,受不了新還珠傳奇之風雲再起刀刀直播間鬥破蒼穹之星辰天命重生黛玉清仇錄第五人格:尋找感染源盜筆:被張麒麟暗戀?我是男的!殘夢遺傷伊萊克斯亡靈法神不準叫我氣球姐!【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

的番號,隨即帶領著自己的湘西弟子進駐貴州的銅仁、松桃,這裡是貴州苗族、侗族、布依族居住區,毗鄰四川和湖南。兩年時間裡,賀龍的部隊在這一帶收編各類武裝,從保安團到警備隊,大小通吃,很快擴充為六個步兵團。1926年8 月,賀龍宣佈率部參加北伐,並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一師”師長,黔軍歐百川部又隨即加入該師……可以說,這幾年,賀龍的部隊是透過兼併黔軍武裝發展壯大的。

1927年8 月,“第二十軍”下轄三個師,共計一萬二千多人。這其中有多少個貴州兵,沒有確切的統計,但有個證據可以說明問題:二十軍的三個師,一師師長是賀錦齋(賀龍的堂弟,1928年9 月在“湘鄂邊”為掩護賀龍突圍而犧牲),副師長則是歐百川,貴州松桃人,苗族;二師師長是秦光遠,貴州鎮遠人;三師師長是周逸群,貴州銅仁人。

歐、秦、週三人都是1925年以後才結識賀龍的,彼此共事的時間並不長。按照當時地方軍閥的慣例,再考慮到賀龍的起兵方式,三個貴州人能夠在軍中擔任如此要職,只能說明黔軍人數在二十軍中已佔據了絕對比例。

事實上,三個貴州籍師長也很對得起賀軍長。離開南昌後,歐百川始終擔任“前敵司令”,帶領第一師的兩個“貴州團”衝鋒陷陣、一路打到廣東汕頭,一師的二、三團團長都在路上戰死了。二師秦光遠和三師周逸群也都衝到了海陸豐,直打到部隊解體之後才各分東西。他們的表現比個別“紅色驍將”還要好一些。

歐百川和秦光遠都不是共產黨人,起義失敗後,他倆經賀龍同意,單身離開軍隊回到貴州,後在黔軍中繼續擔任軍職。秦光遠於1940年病死,歐百川則活到解放後,還曾經當過貴州省的副省長。

至於周逸群,就不用馬甲我羅嗦了,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傑出領導、賀龍元帥的革命引路人。有評價說:“沒有周逸群就沒有賀龍,沒有賀龍就沒有南昌暴動。”當不為過。

值得一提的是,“八一起義”時,南昌城裡的敵軍主力為:朱培德的直屬警衛團、第三軍第七師(軍長朱培德,師長王均)的兩個團,以及第九軍二十八師的三個團。起義當天,“直屬警衛團”被消滅,七師的兩個團長被朱德請去吃“鴻門宴”,群龍無首,結果被繳械。而九軍二十八師的三個團卻保持了“中立”,沒有做認真的抵抗,這對促成起義成功是有積極意義的。

前面說過,第九軍是道地的黔軍,二十八師的師長是韋杵(貴州安龍人、布依族)。面對二十軍的貴州老鄉,同為黔軍的二十八師持“袖手旁觀”的態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八·一”當天,韋杵本人並不在南昌(他在九江養病),所以沒有參加起義。起義成功後,“革命委員會”整編部隊,除原有的第二十軍外,把十一軍二十四師升格為“第十一軍”(葉挺為軍長),還把第九軍二十八師升格為“第九軍”,宣佈韋杵為軍長(朱德為副軍長)。這樣,起碼從“賬面”上看,南昌起義的三個軍,有兩個軍是黔軍。

共產黨送給韋杵的這個“軍長”頭銜,當然是空頭支票,目的是想把二十八師帶走,但由於韋杵本人不在,朱德副軍長(朱德與韋杵是好友)最終只帶走了一個營。可是,共產黨的這張“軍長支票”卻把韋杵給害慘了,蔣介石愣是把“韋軍長”降為旅長,搞得他再也沒當過比師長更大的官。1950年,韋杵當選為雲南省政府參事,1951年病死於昆明。

參加南昌起義的部隊,黔軍佔了差不多一半,可翻開解放軍的軍史看一看,貴州籍的將領並不多。這是因為,當時爭取二十軍兵變的關鍵是賀龍本人,所以共產黨把工作重點主要放在賀軍長極其親屬、親信身上,對基層士兵的政治教育很不重視。

南昌起義的領導者,從張國燾、周恩來、林伯渠、惲代英、周逸群到朱德、葉挺、劉伯承、聶榮臻、賀龍、陳賡、蔡廷鍇、周士弟……(還不要說在大隊人馬裡跟著跑的林彪、陳毅等人),幾乎集中了共產黨當時的黨政軍全部精英人物。但是,起義旋起旋敗,兩三萬正規軍、一大幫聲名顯赫的將領,不到三個月就灰飛煙滅,敗得連還手的力量都沒有。其影響力不如以工人糾察隊為主的廣州起義、其生命力甚至還比不上由一夥農民搞起來的“海陸豐暴動”。現在看來,原因就在於領導者忽視了與基層士兵的團結和溝通——以舊軍閥譁變的方式對抗新軍閥,結果是必敗無疑。

比如,二十軍的一師和二師都沒有建立黨組織,而第三師則是把積極分子集中在一起,不僅沒有對外開展政治工作,反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愛你不是搞怪招惹偏執少年後星隱宿命緣嫡女要狠誘情,總裁的勾心前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