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1/4 頁)
明顯的區別。�
公元五世紀與六世紀早期,即厭噠人在巴克特里亞佔據統治地位的後期,根據印度史料記載,旁遮普地區頻頻遭到入侵,而且某個以“匈奴人(Hunas)知名的民族也在這時侵入了西印度。�
這些入侵者就是匈人,但他們究竟是匈人中的哪一支,目前尚不清楚。在這些入侵者中,最重要的一支是疾布里提。早在公元458年,笈多王子塞建陀笈多就被召來,抵抗入侵者的猛烈進攻。這些入侵者很可能就是匈奴人。�
漢武帝生平大事年表(20)
導演:胡玫 編劇:江奇濤
連載:漢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導演:胡玫 編劇:江奇濤
到了公元五世紀末年,笈多帝國就衰落了。到公元510年,匈奴人首領頭羅曼已經在印度的大片土地上建立了他的統治。�
我們對於亞洲匈人的語言,象對他們歐洲同胞的語言一樣,完全一無所知。究竟哪個民族在語言和種族上與匈人相近,對這個問題的解釋現在有兩種主要的假設。第一種假說是由科什曼和厭一雄主張的“伊朗語”說,這一似說的主要根據是草體希臘字錢幣題銘。這種觀
點現在已經被新的發現所排斥,人們發現這些題銘實際上是東部伊朗當地的巴克特里亞方言。蘇科克塔爾巴克特里亞銘文的發現,使這一結論成為定論。毫無疑問,這種伊朗語言偶爾確曾被匈人為了管理的目的而使用過,但是匈人實際使用的語言是什麼呢?現在能夠自圓其說的假設,是米諾爾斯基提出的“突厥語”說。然而,“突厥說”也並非盡如人意,使人難以理解的是,《周書》說,厭噠人實行一妻多夫制,這一記載對於主張厭噠源於印歐語系的理論,無疑是一個有力的反證。與其說他們接近突厥人,倒不如說他們接近藏族人。從大英博物館一個銀盤上所畫的東部匈人(很明顯是寄多羅人)的軍事裝備上,也可以看出一些與他們的種族起源有關的問題。從銀盤上所見,匈人的裝備有一柄筆直的雙手握寶劍和一張復弓,但是沒有馬蹬。匈人裝備中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特點,很明顯地將他們與後來的阿哇爾人區別開了。阿哇爾人具有特色的裝備是彎曲的劍和馬蹬,而一般則認為阿哇爾人屬於蒙古人種。�
當眾多東部匈人部落統治著巴克特里亞以及現代阿富汗的其他地區時,在蒙古地區的草原民族中,也發生了重大的王朝更替。實際上,正是蒙古草原的這些變動,最終導致了厭噠帝國的垮臺。鮮卑將北匈奴從鄂爾渾灌和米努辛斯克地區趕到巴克特里亞以後,他們在一段時間裡統治了蒙古草原。但是到公元六世紀,有一支稱作柔然的部落在蒙古草原崛起。這些柔然人,可能就是後來以阿哇爾的名字在歐洲出現的部落。公元560年這後不久,阿哇爾人就已經君臨匈牙利草原。雖然無論是對阿哇爾人在蒙古草原的情況來講,還是就其到達匈牙利居地後的情況來講,我們對阿哇爾王朝的歷史都所知甚少,但是阿哇爾民族對於歷史學者來說,具有某種強烈的興趣,因為可能正是阿哇爾人,向歐洲傳遞了騎兵戰爭的兩種重要器械,馬蹬和馬刀。公元五世紀時,大概在介於中國和草原之間的地區,發明了馬蹬和彎曲的騎兵劍。當這兩種發明被阿哇爾人傳到歐洲之後,很快就被拜占庭採用了。像馬蹬這樣一種普通的器具,不但對於全部羅馬古代民族來說,一直是聞所未聞,甚至象薩珊波斯那樣習於騎射的養馬人,竟然也不知馬蹬為何物,這一事實確實令人驚詫不已,然而看來實情確是如此。�
突厥興起的結果,將柔然王朝驅逐出了蒙古草原,在此過程中,突厥人開始登上了歷史舞臺。到公元552年,柔然已經完全敗亡。突厥帝國的開國君主是漢文史料中稱為土門(突厥文銘文中稱作“布民”Bumin)的首領。突厥可汗的駐地位於庫車北部的白山(Aq Dagh),但突厥帝國的領土則往西一直達到了阿姆河和裡海。正如我們所見的那樣,突厥汗國的西部實際上是在土門可汗的兄弟,室點密的獨立統治之下。]�
夏6月,從大行王恢之議,令五將軍伏兵三十萬於馬邑,謀誘擊匈奴,計洩未果。�
[今帝即位,明和親約束,厚遇,通關市,饒紿之。匈奴自單于以下皆親漢,往來長城下。]�
[“漢使馬邑人聶翁壹,奸闌出物(走私)與匈奴交。佯為賣馬邑城以誘單于。單于信之,而貪馬邑財物,乃以十萬騎入武州塞。漢伏兵三十萬伏馬邑旁,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護四將軍以伏單于。�
單于入漢塞,未至馬邑百餘里,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