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3/4 頁)
老之學極盛,君主如文、景,宮闈如竇太后,宗室如劉德,將相如曹參、陳平,名臣如張良、汲黯、鄭當時、直不疑、班嗣,處士如蓋公、鄭章、王生、黃子、楊王孫等,皆宗仰之。東方朔戒子,亦有“首陽為拙,柱下為工”的話,是亦宗尚黃老之學的。司馬談論六家要指,其意以其餘五家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並致其不滿之詞;而獨為推崇老氏道德,謂其能具有五家之長,而去其所短,且又特舉道家之“指約易操,事少功多”,與儒者之“博而寡要,勞而少功”兩兩相校,以明孔不如才。�
西漢初年道、儒兩家的鬥爭,不但是一種思想上的鬥爭,而且是一種政治上的鬥爭。所以司馬遷有“世之學黃老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的話。就事實來說,漢高祖時代自“叔孫通作漢禮儀,因為太常、諸生弟子共定者,鹹為選首。於是喟然嘆興於學。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惠帝、呂后時代“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文章時代“好刑名之言”。武帝未即位以前,因“竇太后又好黃老之術,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武帝即位以後,因“趙綰、王臧之屬明儒學,而上亦鄉之”,於是“招方正賢良文學之士”。及“竇太后崩,武安侯田汀��┫啵�┗評閒堂�偌抑�裕�遊難�逭呤�偃耍���錆胍源呵鋨滓攣�熳尤���庖雲澆蠔睢L煜輪��浚�胰幌綬繅印#蒔�
以劉舍為御史。��
中元年(B149,壬辰),8歲。�
關西地震。�
夏4月,赦天下,賜民爵一級。�
齊儒轅固生治《詩》為博士,與黃老派學者黃生廷辯湯武革命事。轅固生面折竇太后,貶譏黃老之道曰“此(一)家人言耳”。太后欲殺之,為景帝所救。�
[何按:漢初儒老之爭,非單純觀念之爭,而有重大現實政治之涵義。其所爭要點之一,即老子主張不尚賢,而儒家則主張尚賢、傳賢。�
不尚賢,即聽任自然,世官世守,世卿世祿,不變革貴族自然而傳遞的政治特權。�
尚賢、用賢,即禪讓制,主張實施權力財產調整(改制)與重新分配。意識形態鬥爭下掩藏著關於漢初諸王諸侯及世襲貴族制度合法性的重大辯論。黃老之學,漢初世襲貴族之學。儒學,遊士寒素文吏之學也。老學主張順應之道,儒家主張變革之道。故劉徹欲大有為,尊君權抑貴族權,乃棄黃老之道而採尊儒術也。]�
[《漢書·儒林傳》:“轅固,齊人也。以治《詩》學,孝景時為博士,與黃生爭論於上前。�
黃生曰:‘湯武非受命,乃弒也。’固曰:‘不然。夫桀紂荒亂,天下之心皆歸湯武,湯武因天下之心而誅桀紂,桀紂之民弗為使而歸湯武,湯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為何?’�
黃生曰:語曰:‘冠雖敝,必加於首,履雖新,必貫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紂雖失道,然君上也;湯武雖聖,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不正言匡過以尊天子,反因過而誅之,代立南面,非弒而何?’�
固曰:‘必若雲,是高皇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於是上曰:‘食肉勿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不為愚。’遂罷。�
竇太后好《老子》書,召問固。固曰:‘此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書乎!’乃使固入圈擊彘。上知太后怒,而固直言無罪,乃假固利兵。下,固刺彘正中其心,彘應手而倒。太后默默,亡(無)以復罪。�
後上以固廉直,拜為清河太傅,疾免。武帝初即位,復召固,以賢良徵。諸儒多嫉毀曰固老,罷歸之。時固年已九十餘矣。�
公孫弘亦徵,仄(側)目而視固。固曰:‘公孫子,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諸齊以《詩》顯貴者,皆固之弟子也。�
竇太后指儒學為“城旦語”,本於秦之典故。李斯議焚坑疏雲:‘詩書百家語者,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故云。]�
[竇太后要求景帝推行黃老無為而治的思想。景帝只得在政治上推行清靜無為的政治原則;在經濟上減輕百姓的田賦要求官吏不能奪“女紅之利”;在法律上進一步寬減刑罰,在文化意識形態上,崇尚黃老思想,將黃老思想作為社會的核心思想。正因此,景帝時的西漢社會在十分寬鬆的政策環境之下發展。�
轅固在《詩經》的研究方面很有成就,景帝時的《詩經》博士,是齊國人。當時齊國凡在《詩經》方面有成就的人,都是他的學生。他大名鼎鼎,也很受景帝的賞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