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乾隆十三年 > 第15部分

第15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魯魯修凌駕於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網遊之熟女陪我上青雲穿越戀歌:上官與夏侯【HP】布萊克家族莫名其妙的異世界冒險英雄聯盟之玩家對戰強勢文化手冊特種兵張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學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裡的英雄傳奇四合院之剝奪一切暗區突圍之黑金指揮官當原神照進現實家養輔助投餵指南[電競]殺神快跑,你物件玩狙的在平行世界的她們很幸福四大名捕破案系列!穿海:海上建堡壘,戰四海八荒火影之星落塵世

總理事務處”名義。

十月,以西北大軍已撤,裁撤“辦理軍機處”,大小事件俱交總理事務王大臣辦理。其成員為: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協辦總理事務平郡王福彭、大學士徐本、朱軾(乾隆元年九月卒)、公訥親,尚書海望。

乾隆二年十一月,扶喪二十七月釋服之後,莊親王允祿等奏辭總理事務。宣佈撤銷“總理事務處”,恢復“辦理軍機處”建置。命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公訥親、尚書海望、侍郎納延泰、班第等六人,為辦理軍機大臣。與雍正時不同,乾隆朝不再允許親王宗室進入軍機處。同時,規定軍機大臣必須以滿人為首席,所用要員也多為滿人。

尋以體恤老臣為由,改由訥親獨自承旨。面奉諭旨後,再口授另一軍機大臣(汪由敦)撰擬。直到乾隆十三年傅恆出任軍機大臣領班後,才改為軍機大臣共同進見。'1'

軍機處發出皇帝諭旨,分“明發”、“廷寄”兩種。明發諭旨,先送內閣,依次到部院,各司,層層下發。廷寄則直達受旨人之手,凡屬重要機密事件皆用廷寄。內閣所掌票擬(草擬諭旨)範圍只剩下尋常例行公事,議政王大臣會議也由於無事可辦,成了一個擺設。

軍機處制度雖是雍正朝建立,但主要是辦理軍務,直到乾隆年間,“有事無不綜匯”,它才完備起來,成為一個全權的機構。西方學者將軍機處描述為一種私人會議,它縮小了皇帝例行決定大事的範圍,與現代華盛頓“總統辦公廳”的功能相似。'2'從明代起,取消宰相,君相合一,皇帝同時兼任宰相,這種體制,也是到清代雍正、乾隆年間才達到了一個頂峰。

即位第三天,皇上恢復了密摺制度。每天晨起,便開始批閱奏摺,每一份都要“詳細覽閱,不遺一字,遇有差訛,必指出令其改正”。'3'凡屬機密,留中不發之件,他往往親自緘封,有的索性默記於心,將原件當場焚燬。不論平時還是巡幸在外都是如此,從不委人代辦。走到哪裡,奏摺就送到哪裡。奏摺為他開啟了通往外部世界的門窗,批閱奏摺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同時就是在行使他手中的權力。

乾隆十三年以後,隨著奏本文書的廢止,奏摺的作用更為突出。遇有機密政務,官員往往先以奏摺形式報告皇上,得到首肯之後,再以提本形式向朝廷有關部門具奏,以完成一個最後的手續。傳統政治,本來就是要一人負責(無論皇帝或宰相,實際上是一樣的),至此終於實現了“一元化”的領導。大致說來,皇帝已不再受制於任何個人或其它煩瑣的形式了。

在清代政治裡,宗室大臣一向具有很高的權力,儘管它是在不斷的削弱之中。乾隆初政,宗室大臣“輔政”也只是曇花一現。先是,曾為四輔政大臣之一的莊親王允祿與果親王允禮,本已辭去輔政之名(雍正十三年八月),自裁撤總理事務處後(乾隆二年十一月),又未在軍機處任職(允禮於數月後去世;平郡王福彭從此也不曾大用)。乾隆四年,風雲突變,皇上“終於”向莊親王允祿與理親王弘皙等“大動干戈”了。

四年十月,宗人府議奏,莊親王允祿與弘皙等結黨營私。上諭,莊親王允祿乃一庸碌之人,但弘皙、弘升、弘昌、弘晈等無知之輩群相趨奉,恐有尾大不掉之勢。允祿從寬免革親王,其親王雙俸、議政大臣、理藩院尚書俱著革退。

弘皙則與允祿不同,“自以為舊日東宮嫡子,居心甚不可問”,著革去親王,令拿交內務府總管,在景山東果園永遠圈禁(“亦與身死無異”),其子孫照阿其那、塞思黑子孫之例,革去宗室,給與紅帶子。'4'弘升永遠圈禁;弘昌革去貝勒;弘晈從寬仍留王號,終身停俸。

乾隆七年,復禁止擔任御前侍衛之宗室與大臣等來往。乾隆十八年,嚴厲禁止宗室諸王與臣下往來。限制越來越嚴厲了。

“宗室干政”之外,另一個可能的最大威脅就是所謂“朋黨”。而“彼時事之大者,莫過於鄂爾泰、張廷玉門戶之習”。'5'

據說,乾隆初,鄂、張二相國秉政,嗜好不齊,門下士互相推奉,漸至分朋引類,陰為角鬥。“滿洲則思依附鄂爾泰,漢人則思依附張廷玉,不獨微末之員,即侍郎、尚書中亦所不免”。'6'二人又“素不相得”,'7'同事十餘年,往往竟日不交一語。鄂有所過失,張必以微語譏諷,使鄂無以自容。'8'

在苗疆事務上,二人發生了首次衝突。因為戰事不利,皇上撤回了辦事乖謬的撫定苗疆大臣張照(張黨),改任了張廣泗(鄂黨),卻按下了兩派之爭的擴大。多年後他於《懷舊詩》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貴女重生流年仕途沉浮 作者:莊無魚獨裁帝君親愛的損友江靈的另類人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