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3/4 頁)
著,交織著,鬥爭著,發出雷電的火花。
冰碰著冰在解凍的河流上嘁嘁嚓嚓咔咔嚓嚓裂縫之間說訴著說訴著說訴著,解凍著自己一道道冰縫在製造著分裂,一小塊小塊融冰,消失成無法再分割的一體——
…
說話吧,中國的冰!在僵化的體制裡,陳襲的意識裡,牆與牆的隔閡裡,心與心的封凍裡!
………第二部 爭霸天下3章中蘇對抗4。穿越鐵幕
關於語言的雄辯力量
關於語言的雄辯力量
…
在許許多多讀者(書友,有的是好友)發來的對《帝國雄兵》的好評、忠評、直評中,洋溢著一種熱情,閃動著一雙雙眼睛,流露著久別重逢的感覺。
這中間,故事的空前新穎、飛揚的激情、流動的氣韻、濃郁的氛圍,都是原因;其實,沒等讀者領略出形象的意義,甚至等不到英雄的結局《帝國雄兵》強大的語言力量,就已經征服了讀者的心。
其實,從其開篇的宣言,地獄大風,就預告了作品的強大語言力量。
…
即使是隻看第一部《鉅變警醒》全文4節,事件、情節的穿插、排鋪中,也能看出語言的內在結構邏輯。
…
《帝國雄兵》是帶著一股大風來的,是來刮一股風氣的。
…
理性的、思辯的、質疑的,同時也是戲劇衝突的語言。
…
其中,李滬生的大量的、綿長的、幾乎穿透了全文3/4篇幅的精闢心理活動描寫,對西域偵破的不斷線的精闢分析、破解強大的理性思辨,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她推動了劇情的發展,也緊扣著讀者的心。
…
一部由畫面組成的作品,也是一部由思辯連成的作品。
…
就是說,語言的雄辯力量征服了讀者。
嚴謹的、鄭重的、理性的語言,都是經過推敲的結果。
小說是靠形象說話的,可是,語言的內在的、敘述的、結構的,隱藏在其中的強大的邏輯力量,緊緊地鉗住了你,使你喘不過氣來,無處逃遁。
…
語言的乾淨、純潔,除了說明語言以外,沒有語言的“廢話”和“髒話”
…
她實際上宣告了,小說的高雅語言時代的到來。
…
中國的好小說的時代已經來臨。
…
……紅夜鶯
後記 語言的張力(1)
語言的張力(1)
…
語言的張力,首先表現在它是一種理性的文學語言
…
1949年8月29日,晨曦之中蘇聯哈薩克塞米巴拉金斯克大草原,一個50米高塔架上,吊起一隻形同聖誕樹上的玻璃巨球,它就是被美國人稱作“JOE…1號”(斯大林一號)蘇制原子彈。數秒之後,化作了一朵巨大彩色蘑菇雲,試驗威力為2。2萬噸梯恩梯當量。隨著這聲沉雷般的巨響,一個新帝國誕生了。50年代以來,在冷戰背景和民族主義催化下,英法分別於1952年和1960年爆炸了自己研製的原子彈,1964年中國也擁有了原子彈。但北方這個帝國無論在幅員、資源、工業、兵力等方面,都已超越了歷史上波斯、亞歷山大、羅馬、成吉思汗、帖木兒、奧斯曼、甚至中華帝國和希特勒第三帝國。它佔有世界1/6領土面積,是世界上地域最遼闊、面積最廣大國家,東西長1萬多公里,南北寬約4000公里,擁有世界上最強大工業設施和科技力量,最富有礦藏、森林、水源和最廣大可耕地面積。它是真正的第三羅馬帝國,施行人類史上最恐怖的思想統治,夾裹16個加盟共和國,夾持東歐7國華約組織開始冷戰狀態下兩大軍事集團幾十年軍事對抗——和前面所有稱雄一時的大帝國相比,它沒有來自北方的威脅,它從來不會腹背受敵,更沒有四圍強敵出現。一代天驕,稱雄一時,虎視眈眈,眼光肆無忌憚,永遠吞噬著南方。它是以先進意識形態 + 現代工業科技 + 專制暴力組織統一起來的奇特超強大帝國,在這一點上,它是以往任何一個大帝國無法比擬的,史無前例的,不可抗拒的。在中華帝國和西域的歷史版圖上,它取代了往昔古波斯、奧斯曼、帖木兒和成吉思汗在中亞的地位,它的中亞共和國邊境從蒙古一直延伸到阿富汗,像一隻鋼拳半蜷的虎口,緊緊鉗住了中國西部的咽喉!它像一堵巨牆,阻止了中國西部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