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第3/4 頁)
勻稱,穿著深色的西裝,完全是文明人的打扮,他秉承著記者獨有的好奇,把楊銳從高到腳的打量了一番,然後說道:“真想不到我們可以這樣自由的交談,請原諒,我真以為你應該是一個紅鬍子。”
楊銳笑道,“麥考密克先生,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中國在逐漸的開放——不管這種開放是迫於戰爭,還是因為自身的需要。”楊銳念著政治部準備好的臺詞,很是變扭,不過,更讓他噁心的還是後面。
先前的客套結束,一坐下麥考密克就開始提問了,他在採訪復興軍(游擊隊)後,便很想見到這支部隊的創辦人,因為他一直感覺這支軍隊的創始人很神秘,並且做了很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這讓他十分的好奇。
他問道,“會長先生,您是什麼時候覺得要成立復興會,同時決定要到東北和俄**隊作戰?”
“最早是在1900年的時候有這樣的念頭,當時清政府非常錯誤的對各國宣戰,這時極為不明智的,給所有人都帶來了很大的損失,那個時候我就認為這個政府應該推翻。於是我和幾個朋友遍商議成立一個反對清政府的組織。而到東北,則是在於1903年的四月。”
……
麥考密克按照之前約定的好的問題提問,而楊銳則按照之前準備好的答案回答,在採訪結束的時候,麥考密克問了一個不在範圍內的問題,他道:“會長先生,我非常想知道,你的學識來自於哪裡?我感覺我不是在和一箇中國人在談話,而是和一個外國人在談話。”
旁邊的工作人員本想阻止這個多餘的問題,不過楊銳卻把他攔住了。他笑著對麥考密克道:“我想我說出了一定會很吃驚,我的童年其實就在美國度過的……”
楊銳還沒有說完,麥考密克忽然驚叫起來,“哦!上帝。這時真的嗎?”
“當然。麥考密克先生,這當然是真的。我在七歲的時候就到了美國,而後在西部待了一年。然後再紐約待了八年。我至今對那裡記憶尤深,而後我去了英國,我的一個親戚在那裡,在那裡我繼承了一小筆遺產,但是我還是付不起大學的學費,所在我只能在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裡學習。或者到附近的倫敦大學學院去旁聽教授的課程,當時我沒有辮子,他們更多的把我看作是一個日本人……”楊銳按照之前編好的身份對自己的美好童年娓娓而談,雖然有德國及柏林大學的造假經歷。但他考慮之後還是覺得應該放棄德國的一切,只說英美就行了。
會談的時間因為這個例外的問題拖了很久,麥考密克很顯得興奮,他的高興與其說是這個革命者有這麼豐富的童年,還不如說他在美國的成長經歷會讓美國民眾產生極大的共鳴,想想一箇中國的革命者居然是在美國、在紐約度過他的童年,這會讓所有美國人興奮的。他再一次的問道之前的問題,“如果革命成功,那麼未來的國家將會是美國式的嗎?”
楊銳還是按照之前的準備好的答案說道:“美國是自由世界的核心,民主的保護神,人民的朋友,**者的敵人,所有的封建統治者都把美國當作眼中釘,美國是人類社會成功模式的榜樣。未來的中國……”說道這,自覺說的很噁心的楊銳停了一下,跳出了原有答案說道:“但是現在中國的各個方面都很不成熟,貿然的參照美國模式將會很不適合,我想我們只能經過很長很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實現這個夢想。”
麥考密克也注意到了他回答的前後不同,追問道:“那需要多久?”
楊銳笑道,“我只覺得一百年太短。其實現在的中國就像是1860年的美國南方,農業是這個國家的主要產業,農民和奴隸一樣都被束縛在土地上,並且非常的貧窮。美國當初即使有南北戰爭,有北方的支援,南方也是花了很長時間才融入了北方的。中國現在的情況是沒有一個已經資本化了的強大北方,同時又有幾倍於南方的農莊主,所以她要實現的真正意思上的共和需要非常長的時間。”
跟美國說中國只能借用美國的歷史,要不然他們聽不懂,而顯然,麥考密克對楊銳的說法極為滿意,他來中國已經五年了,這是一個完全古老而愚昧的國家,富人們有這奇怪的嗜好,他們對自己所擁有土地和妻子數量的重視,完全超過了金錢。他認為楊銳是一個非常西方化卻又很深刻了解中國本身的人,他相信,只要把對楊銳的專訪發動美國,那一定是引起轟動的,特別是他居然是美國生活了近十年。
忽悠完麥考密克並把他送走之後,楊銳一下便把皮靴給脫了,他之前的皮靴因為太久了,所以沒穿,現在找個這雙靴子太窄,他穿了半天之只感覺腳夾的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