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部分(第2/4 頁)
復興軍是從中午開始撤退的。打完那一次急速射之後,炮兵就開始收拾行裝準備撤退。對於一個師來說。撤退最麻煩的是炮兵團,而對於炮兵團來說。撤退最麻煩的不是大炮,而是彈藥。一門炮三百發炮彈,就需要六輛彈藥車,一個師就要三百多輛,如果是以往,這些彈藥車需要七百多匹馬,整個炮兵則需要近千匹馬。但這是以往,從神武一年起,各師炮團就開始去除馬匹換裝拖拉機。這東西雖比馬匹貴了數十倍。但使用成本低廉,關鍵是拖拉機比馬匹迅捷有力,只要馬達一響,那不管多大的坡,都能立馬衝上去不喘氣,這便是戰機。
拖拉機柴油馬達的轟鳴聲中,炮團最先撤退,不過他們只退了十五公里,就在刊椽溝的預設陣地上停下了。這裡將是輯安方向的第二道防線,這裡再敲掉日軍幾個聯隊後,部隊將會再次撤退,將日軍一步步引向深山之中。
輯安部隊夜間剛安頓好時。瀋陽司令部內齊清源還未睡,他並不關心前線的戰事,而是一心想弄明白日軍的整個兵力部署。就目前的情況看,日軍已經編成了四個軍。輯安方向的是第4軍,司令官是川村景明大將。其下轄第5、第8、第19、第20四個師團,這個軍的任務就是往北推進以佔領通化,而在安東方向應該是日本的第1軍和第3軍,司令官分別是上一次第1軍的黑木為楨和朝鮮總督寺內正毅大將,下轄師團暫時未明,但無疑這兩個軍將有兩個進攻方向,一是沿著通化鐵路進攻通化,二是沿著安奉鐵路配合從營口北上的日本第2軍進攻瀋陽。
日軍的戰略意圖是清楚的,現在無非是比日俄戰爭多了一個通化罷了;並且因為擔心潛艇的威脅,日軍士兵只透過京義線運輸,而海路則主要運輸作戰物資,不過海運只能使用朝鮮和旅大碼頭,今天剛剛被日軍佔領的安東海港已經被徹底破壞,除了一些關鍵碼頭設施被拆除外,剩餘碼頭設施都被炸燬,甚至連航道也被沉船堵塞。
“海軍那邊沒有動作嗎?”想到海運就想到潛艇,齊清源並不情況潛艇的作戰計劃,但照道理來說,潛艇還是能干擾敵軍的船隻運輸,尤其渤海葫蘆島軍港已經駐紮了潛艇。
“來了一份電報,說是潛艇擊沉四艘日軍運輸船,但那全是掛英國國旗的。”參謀長黃福錦少將想起白天的那封電報,邊說邊搖頭,“英國人又要大發雷霆了。”
接管滬杭、滬寧鐵路、佔領日本租界、擊沉英國商船,這些幾件事情加起來讓素來以紳士自居的朱爾典暴跳如雷,不過他並未單槍匹馬的衝到總理府,而是讓比利時領事帶領著全體駐京公使前往銀安殿,一致向楊銳抗議。因為被接管的鐵路不止英國一家,所以比法俄三個公使也怒氣衝衝,另外強行佔領日本租界、以及擊沉英國商船也引起了各國公使的憤怒,他們全部表示中華政府此舉違反了北京議定書、以及國際法,尤其是後者,中華海軍潛艇擊沉商船錢,並未檢查船上是否有違禁物品,也沒有妥善安排船員逃生,這被認為是不人道、殘忍的行為。
楊銳對十幾個洋人公使的圍攻凜然不懼,他早就知道這些洋毛子會鬧這一出的,他只得再次申明這是一場戰爭,滬杭、滬寧等鐵路不管何種背景都必須軍管,軍管期間如有損壞,政府將會賠償,期間發生的運輸費用,軍方也會一一支付,如果大家還不滿意,那政府可以提前贖回;
而佔領日本租界,中日兩國已經互相宣戰,既然處於戰爭狀態,租界為何不能佔領?至於最後指責擊沉英國商船一事,楊銳拿出上午發給各國的照會,指著上面的條文告訴所有公使,旅順、大連、安東附近海域已經是戰區,此處不但會有潛艇出沒,更會遍佈水雷,英國商船被水雷擊沉也好,被潛艇擊沉也好,中華政府都已經盡到了提前通知各國的義務,現在被擊沉他只能深表遺憾。
如果目光能吃人的話,楊銳早被朱爾典吃了,中國藉口戰爭。不斷的冒犯大不列顛的尊嚴,這在以往是絕不容許的。只是礙於中國確實沒有把矛頭指向大不列顛,並且一但開戰。大不列顛的既得利益將會受到重大損失,加之歐洲局勢緊張,所以英國只是大喊大叫,並沒有宣戰;而對於日本政府,倫敦則以是日本進攻中國而不是中國主動攻擊日本為由,把同盟條約關於‘兩締約國任何一國若因防衛所述利益而受到一國或者數國攻擊,則不論攻擊發生於何地,另一方締約國立即應以軍事援助共同作戰至媾和’的第二條給繞開了。
提前贖回鐵路,那隻能按照現在的收益計算。這將是無法獲利的,最多能收回本錢,英比法俄等國根本不幹。鐵路不光能賺錢,更是掌握中國的經濟命脈,所以楊銳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