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部分(第3/4 頁)
支那皇帝。”陸軍大臣木越安綱見他質疑桂太郎,不由抬出來辯駁。
“呵呵,原來陸軍的計劃就建立在楊氏的一句話上。”八代六郎笑道。“不說支那不是後明,就是前明他們的皇帝也曾被瓦刺俘獲過,可結果又如何?現在支那的皇帝說到底只是一個象徵,朱氏兄弟眾多,到西安再立一個皇帝又何妨?以為支那皇帝被俘就會求和之人,簡直就是帝國的罪人!”
八代六郎最後一句話說的極重,木越安綱站起來大聲喝道:“八嘎!不是海軍馬鹿害怕支那潛艇,北京早就拿下,戰爭早就結束!還有,支那潛艇現在在華東一帶活動頻繁,如果有潛艇進入渤海影響物資海運,海軍就是帝國的國賊!”
海陸兩大臣對罵,一個罪人一個國賊好不熱鬧,桂太郎見此唯有起身大喝:“住嘴!”他環視諸人之後才道:“不打敗支那,帝國在滿洲的權益就無法保證,朝鮮也會被支那和米畜奪走,帝國很快就會變成二十年前的模樣。諸君,你們甘心帝國回到以前那種模樣嗎?這二十年來、這幾十年來,帝國的犧牲換來的土地能輕易的失去嗎?”
桂太郎義正言辭,把諸人都問住了。米支聯合是帝國最忌諱的事情,雖有日英同盟,但是對於英國來說,帝國已明顯是個累贅。支那現在在楊氏的領導下蒸蒸日上,現在不開戰那估計到等了第三次日英同盟到期之後,支那就會進攻朝鮮。那時候的支那就不是現在的支那了。
“北京是支那的首都,如果楊氏不和談,那我們佔領之後就復辟清國,立傅偉為帝,淮河以北為清國,淮河以南為明國,這樣才最符合大日本的利益。”桂太郎說著自己的計劃,他看著諸人不太相信的目光,很是自豪:“清國能支援一年就支撐一年,能支援兩年就兩年,我們並不是要扶持清國多久,我們只要支那不停的陷入內亂,幾年後我們也可以扶持其他人,比如孫汶、比如段祺瑞、比如梁啟超,誰能給支那現政府添亂,那我們就扶持誰。
在整個東亞只能存在一個強國,要麼是帝國,要麼是支那,現在是我們走在前面,支那則奮起直追,如果不讓支那陷入混亂,那麼最終勝出的會是支那。支那嚴復曾說。物競天擇,優種戰勝劣種。強種戰勝弱種,我對此深以為然。諸君。日支此戰是第二次國運之戰,此戰我們若勝利,那支那將徹底沉淪,而帝國則愈加昌盛,如不是,那帝國國運不再。”
首相桂太郎話說完原本受英國影響希望停戰的諸人也深深沉默了,楊氏當政之後,支那一日好過一日,想想現在漫山遍野的復興軍。真是要等到十年後那日本還能勝利嗎?
諸人深思間,外相加藤高明不合時宜的清咳了一聲,而後道:“閣下,英國的建議只是駐清公使朱爾典一人的觀點,並不能代表英國政府。獨國很快就要入侵比國,英國如果遵照1839年簽訂的倫敦條約,那麼明天或者後天他就會對獨國宣戰。
歐洲的戰爭按照慣例米國人是不會加入的,昨天紐約華盛頓等地的報紙都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在評論歐洲的戰爭,在英國對獨國宣戰之後。米國很有可能馬上宣佈中立。如果米國中立,我們則以日英同盟的身份也對獨國宣戰,並且馬上加入協約國,那米國就沒有辦法和帝國開戰。因為他已經宣佈了中立。這樣能在最大程度上防止米國干涉日支戰爭。”
加藤高明一番繞口令似的解說,最後得出一個要馬上加入協約國以阻止米國干涉的結論,在座的諸人一時間都在想這件事情的利弊。而想到獨國遠東艦的海軍大臣八代六郎說道:“獨國在青島有遠東艦隊,一旦宣戰。那麼這支艦隊英國就會要求帝國海軍消滅。”
“是的。獨國的遠東艦隊實力不是很強,駐守青島的獨國陸軍也不太多。只要能打敗獨國遠東艦隊,我們就可以登陸佔領青島乃至能個山東。”加藤高明補充道:“佔領山東之後可以沿著膠濟鐵路往濟南推進,現在支那各地空虛,現在既然對獨國宣戰,那麼山東完全可以登陸並佔領之。”
加藤高明之前的外交分析還好,但說道軍事卻不是那麼回事了,現在在支那是兵力不夠,要再分兵的話,那北京不知道何時才能佔領。
“那馬上通知英國,向格雷爵士表達我們與英國共同作戰的決心!”桂太郎沒有理加藤後面 建議,直接採納了前面那個,“海軍馬上進入戰備,準備消滅獨國遠東艦隊。”
“嗨!”海軍大臣八代六郎起身道。
“加藤君,我們加入了協約國,支那會加入同盟國嗎?”桂太郎忽然想這個問題。“要是支那加入同盟國……同盟國能勝利嗎?”
桂太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