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丁大人的轎子了,叫大人您讓路呢。”
清晨陰霾的霧靄中看不清明德的表情,只有街邊黯淡的一點燈籠燭光映出他唇邊的笑意,微微的一下子就過去了,穠豔得幾乎詭異。
他淡淡地說:“那讓吧。”
總管一驚,剛想開口據理力爭,明德卻已經四平八穩的坐回了轎子裡,一臉的波瀾不驚。
太監總管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命轎伕讓開,眼睜睜的看著丁恍的高抬大轎趾高氣揚的搶先過去了。
這麼一耽誤,到宮裡已經不早了。群臣先是等在御書房之外,到太監宣旨上朝的時候再跪拜磕頭、魚貫而入。夏丞相正因女兒入宮為太子妃的事而被一群官員圍著奉承,一見明德來了,立刻拋下眾人走過來,滿面笑容的問:“賢侄好?”
明德恭謹謙順的俯身:“丞相折殺了。太子妃入宮大喜,下官未曾封禮拜訪,是下官疏忽了。”
夏丞相剛伸手要親自扶他起來,不料明德微微一退,恭恭敬敬的行了個大禮,才自己站起身。
御書房門外便有心嫉的官員看見了,竊竊的一笑,互相道:“看那個樣子……”
“倒是巴結拍馬這一套學了個十成十……”
“有心攀夏家那棵大樹吧?……”
夏徵那老頭,一時也沒有反應過來,只尷尬的摸摸鼻子,笑道:“賢侄突然這麼多禮,叫老夫……”
……這小子享受完了國丈和太子妃雙雙給自己下跪的感覺,現在又如此一副道貌岸然、萬般謙卑的樣子,好像全世界的虧全教他一個人吃盡了……
明德正色道:“那時是下官不懂事,還要教夏丞相多多擔待才是。”
夏徵剛想說什麼,卻見明德理了理袖口,拍了拍並不存在的灰塵,昂首闊步的走到上朝的隊伍中去了。
一會兒太監來唱諾,兩邊大臣便排成兩隊,從正泰殿的玉階正門上緩緩而入。夏徵和丁恍分別一左一右的帶領著文臣武官,進門後又侍衛搜身,然後過了九重玄門,最後邁入正堂。從幾乎佔據了整個牆面的九扇大門向外望去,巍峨連綿的宮城牆瓦,在清晨的天光中彷彿山巒起伏一般,讓人有種整個天下都握在掌心、坐在腳下一般的錯覺。
明德第一次從這個角度去看這座百年皇城,不由得微微看呆了,直到聽見張闊高聲叫群臣上奏的時候才反應過來,立刻收斂了心神。
丁恍站在前列,待張闊聲音一落,立刻上前一步道:“臣有本上奏。”
乾萬帝微微的冷笑:“愛卿又要為江北水災的事來向朕為民請命了嗎?”
丁恍立刻跪下:“皇上!災情如此嚴重,下級官員已經開倉救民,然而災民人數眾多,實在是搶救不及……雖然國庫已經撥下銀兩,但是根據官員彙報上來的情況來看,只是杯水車薪!”
“愛卿的意思是,朕撥款還是太少?”
“皇上,為災民賑災撥款,縱然再多,也無損皇上賢明仁愛的史書清譽!”
突然一個聲音慢悠悠的打斷了:“丁大人。”
丁恍只覺得這聲音耳生,便回頭一看,只見是那個剛剛晉位上來的上官家庶子明德開了口。
丁恍頓時一陣惱怒:“臣在與皇上上奏,關你……”
明德再一次打斷了:“丁大人,國計民生,江山社稷,祖宗大事也,凡臣子皆應為皇上分擔。你我食皇糧拿皇俸,互相幫襯、交換意見是應當的,大人不必對下官客氣。”
丁恍張了張口:“黃毛小兒……”
“下官斗膽問大人一句,”明德淡淡的道,“——加上上個月國庫點撥的八十萬兩白銀、這個月初補增的五十萬兩白銀和您這次要求加增的一百八十萬兩白銀,一共是三百一十萬兩,相當於我朝一年稅收的五分之一,竟然就被皇上這麼用出去買一個史書上‘賢明仁愛’的清譽了?”
丁恍怒道:“本官一時口誤,銀子卻是實實在在花在賑災上的!”
明德輕輕的掩口笑道:“下官不信。”
他笑的聲音很輕,很溫柔,然而在一味的婉順謙卑中,卻透出了全身冰刺、讓人無從下手的感覺。
丁恍心裡悚然一驚,直覺不應該在這裡和他糾纏,連忙轉過頭去:“皇上,賑災銀兩的用途臣可以連夜繪製奏章來呈交皇上,若是對臣和下級官員的清廉有所懷疑,皇上大可以看過奏章之後再決定是否撥款……”
乾萬帝閉目養神,臉上表情一點不動。
丁恍跪下去,聲聲懇切:“皇上!千萬災民,等不得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