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4/4 頁)
、朱軍、李蒙等人,如今經過戰火情,也算加入瞭解難軍的體系。
“諸位,”梁濤緩了緩神,隨即開口道:“如今我遼東軍形勢大好,可謂勢如破竹,以致下地百里,可謂功甚高,然而--”
梁濤頓了頓,掃了一眼堂下眾人,隨即繼續道:“建奴主力尚在,其本就是馬背部族,土地對其而言本就是雞肋,其屢次犯我大明國土,貪圖的不過是些人口奴隸和糧食女子而已,如今丟了些土地和包衣奴才,其實力未有大損,然而朝廷不知粗細,竟要我全師出擊復遼,當真不知深淺。如今本督帥內外大師十數萬屯紮於北鎮盤山一線,是進亦難退亦難,不知諸位有何妙計啊?”
後金的實力,只從那北京城外的三千精騎便可窺一斑,遼東的火炮可用來對付數萬的騎兵衝鋒,但對於超過五萬,乃至到時候可能達到十萬的後金舉國而來的大型騎兵軍團,而且又是明軍主動放棄城堡去進攻人家,和人家打野戰,那是便只能坎坎作為協助兵種了。
這些事一般只要和建奴打過交道的將領大多會領略得到,但是顯然,大明朝廷的決策,一向是內閣文臣以及一幫子腐儒給動動嘴皮子做得出來的。
作於梁濤下首的高亮笑道:“依臣之見--”
堂下眾人一驚,瞬間,有人面露狂喜,有人臉色蒼白,‘臣’高亮用了這個詞!
```
第一百八十章 良機
一石驚起萬般波瀾!
高亮,彭朝陽將堂內諸人的臉色暗瞧在心裡,高坐上的梁濤依舊半咪著眼睛,似乎沒有聽清楚高亮的大逆不道。
雖是心腹,但若是扯起山頭來自家做大王,也不知會有幾人反對幾人效死。
實際上,以梁濤如今掌握的鐵桿部隊的實力,他並不足以稱霸一方,畢竟它的根基太淺,無論是遼東還是大同,其治下的人口實在不足以成大業,而且手下心腹文臣,也就是治理地方的豪傑人物少得可憐,這些都是貿然起事之時的致命弱點。
然而如今,卻有一個天賜良機擺在了面前。
皇太極聞知西遼全失、代善全軍覆沒之後,當即吐血,雖然代善作為皇太極加強汗權的最大絆腳石如今與他手中強有力的軍隊一起灰飛煙滅,但是代善的軍隊亦是後金的四分之一國力,如此,皇太極焉能不心疼?
後金舉國聞大貝勒代善殉國之噩耗,無不悲憤懼交加,然而此時後金國四面受敵,東北喀拉喀,西北林丹汗,西面虎視眈眈的是範文景想撿便宜的明軍,南面的遼東軍一直在攻城掠奪風頭正盛,於是盛怒之下的皇太極孤注一擲,在逸軍山大勝明師之後,除了將各部落的蒙古兵遣返之自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