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出城、滅火、搜街,如此算來,現在還守護在庸城府衙的有多少人?五個?十個?
一切都清楚了。
乾清再度想起了廂泉關於犀骨真偽的話:除了細看,別無他法。
青衣奇盜的三齣戲碼,實則是為了調虎離山。
真正的犀骨筷還躺在庸城府衙,此時沒幾個人看守。只要放倒那幾個守衛,青衣奇盜可以明目張膽的在院子裡偷竊。
乾清瞬間冷汗直冒,他清楚的記得,廂泉說最快的辨認真品要三、四個時辰,打著燈籠一個個的辨認真偽,乾清覺得不止要花上三、四個時辰。可是遠觀煙霧,火勢並沒有增大的趨勢,縱使今日風大,要撲滅火焰,幾個時辰過後,天都亮了!
最多留給青衣奇盜兩個時辰。那青衣奇盜到底要怎麼做呢?
乾清搖了搖頭,不對,現在不是關心青衣奇盜的時候,而是自己應該怎麼辦。
如果火被撲滅,也許就會有守衛回到庸城府衙;西街追捕不利,也許也會有人回到庸城府衙;廂泉醒來,事情敗露,還會有人回到庸城府衙。
若青衣奇盜執意偷竊,就會知道夜長夢多,必須在有人回來或者發現之前,速速行動。乾清頓感心慌,一刻也不能耽誤!現在庸城府衙就如同個空城,是下手的最好時機。
可是自己能做什麼?叫人來不及,而且官府人馬各有任務,根本調動不了多少;找自家下人?不現實,況且人多容易打草驚蛇。乾清無奈的倚靠著月桂樹,難道坐以待斃?現在,自己是全城唯一有時間阻止青衣奇盜的人,怎能任他胡作非為。但是自己手無縛雞之力,如何對付身手非凡的江洋大盜!
一片茫然之時,他偶然看見了樹下的雕花木箱。他記得下午來過這裡,那時候這個箱子就在。做工精緻,體積大,上面有古老的花紋。乾清細看,這才覺得此箱分外眼熟。
這是他自家的箱子。本應放在書房裡,存放常年不看的書籍。
乾清想起夏至的話,似乎看見廂泉在清晨抱著個大箱子出門了……
他端起箱子,感覺不重,裡面似乎放了分量挺輕的東西。箱子散發出好聞的木頭香味,便藉著月光,開啟了箱子。
裡面是他的柘木弓。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十八章我早就發了,居然說我稽核不過,開玩笑!又沒有敏感詞,晉江抽了??不過是描寫了一下青衣奇盜而已而已而已而已而已而已啊!難道明天要直接上第二十九章?!晉江你給我把阿泉吐出來QAQ你吐出來!!
☆、第二十八章 青衣奇盜
夏乾清的父親早年在洛陽拜了赫赫有名的邵先生為師,即廂泉的師父邵雍。那時邵雍還年輕,而乾清的父親更加年輕。他不務正業,物件數、算卦之類頗感興趣,故而拜師。然而之後不久就棄之不學,反而開始從商,創下萬貫家業,幾十年後,竟成了江南有首富。
在這個尚文的年代,文人輩出,江浙一帶尤甚,風流才子數不勝數。乾清縱然受過良好教育,琴棋書畫、吟詩作對都略知一二,但他不感興趣,資質甚佳卻碌碌無為。
乾清天資聰穎,卻終日不求上進,不理家業。夏母時常抱怨,自己的兒子是個典型的敗家子。從另一面來說,他為人倒是正直,好奇心旺盛,也敢於冒險。若說技能,當屬射箭為上乘。
夏家,家大業大,乾清用得起好的弓箭,請的起好的師傅。射箭作為孩子唯一的正經愛好,所以父母起初對並不反對,乃至一發不可收拾。
乾清天資甚高,又感興趣,久而久之,夏乾清的箭術在江南一帶小有名氣。然而他沒有實戰經驗,隨著西北戰事愈演愈烈,乾清也“蠢蠢欲動”,父母自然不肯讓獨子有這種念頭,遂禁止他再攜弓狩獵。
乾清沒有辦法,只好在自家的院子裡引弓射箭,白日去射落柳葉或者杏花,或者讓弓箭沒入石牆。
即便是這樣足不出戶,他的技藝卻越來越精湛。
《戰國策》有云: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百步之外可射落楊柳的葉子,即百步穿楊。而描寫飛將軍李廣“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則體現了其射箭的力度。
乾清都可以做到。
此時,乾清揹著弓箭,悄悄的從庸城府衙遠處的小巷子裡繞回客棧。他觀察過庸城府衙四周,只有這家風水客棧位置最好。
而整個客棧之中,視野最好的房間,就是廂泉住的房間。
另一間房的視野也不錯,在廂泉房間的隔壁。乾清自然選擇廂泉所住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