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姨媽說:“辦下來了就可以讀小學了。”
香港的學費肯定很貴吧?都沒錢交水電費了還讀小學。
陸蔓君想起昨天在包子鋪看見三五成群的學生排隊買芝麻包,什麼年紀都有,估計這一帶有好幾個學校。她隨口問了幾句,原來這邊有個社群小學,在大天台支一個鐵棚子,用鐵絲網圍著。請幾個老師來上課,學費只象徵性地收一塊錢。
第二天一早,姨媽就推了一輛腳踏車出來,載著她去找二叔公。去了才發現原來“二叔公”不是一個人,而是指一家當鋪。門外掛著一個圓形招牌寫著一個“押”字。
當鋪的木櫃臺很高,櫃檯頂上還安了一塊玻璃,大概是怕人打劫。去的時候已經有兩三個人排隊。輪到姨媽時,她不得不把手裡的金鍊子舉高過頭頂,踮高了腳,艱難地遞過去:“你看看這個多少。”
陸蔓君第一次看見有人典當東西,實在有點好奇,蹦跳著,想看清當鋪後面的人臉。但是她長得矮,怎麼蹦也夠不著。
“三百塊吧。”那人聲從玻璃後傳出來。
姨媽似乎跟那人挺熟:“你看三百三十行嗎,這個月有點手緊,錢都拿去定布料了,下個星期就贖回來。”
“行,那三百三。”
還能討價還價啊?陸蔓君深受以前電視劇的荼毒,只覺得那些當鋪老闆都長得面目可僧,半點不能通融。現在看來,街坊們似乎都很喜歡這裡,大概是因為套現快。陸蔓君覺得自己空間裡的金條估計可以賣出去了。
姨媽拿過了錢,似乎鬆了一大口氣。才六張紙幣,她點了好幾遍,才小心翼翼地放進自己錢包裡。
當完了金鍊子,他們就騎車去了辦身份證的地方。他們騎了很久,陸蔓君好久沒坐腳踏車,屁股被後座的鐵架子烙得疼。到了市中心,終於有點大都會的樣子。道路兩旁的高樓大廈密佈,白色建築氣勢恢宏。放眼看去都是紅白雙層巴士和英式老汽車。馬路上有個站崗亭,有個穿制服的交警在指揮交通。
放好了腳踏車,往前走著,看見已經有人在排隊。那條隊伍排得又整齊又長,像一條長蛇,繞著前方一棟英式復古建築一圈。陸蔓君頓時有種不好的預感,只聽見姨媽說:“哎呀,怎麼人這麼多!”
姨媽叫她先排著隊,轉到建築後面去,沒多久拿了一疊資料回來。陸蔓君看了一眼,那上面全是英文。姨媽拿筆讓她填,特別高興地說著,本來要去找肥叔,現在又可以省下一筆。
陸蔓君站得腿痠,排了大半天,他們才進了門。一進門,耳膜都要被震破了,大廳裡鬧哄哄的,像個菜市場似的。
只有三個視窗,工作人員都是中國人。她從人群裡擠進去,見邊上的白牆上還貼了不少英文指引,蓋了紅章。
這些工作人員倒是六十年如一日,不僅工作慢吞吞,態度還奇差:“回家填好了再過來!寫的什麼東西!”桌上放了一個手寫牌子,寫著申請身份證的流程。
有個老人家不懂英文,問他資料怎麼填,立刻被罵了一通,讓他明天填好了再過來。想想,排了大半天的隊,好不容易才輪到自己,結果因為沒填完資料,明天還得來排一次!陸蔓君覺得他太可憐了,就跟姨媽說了,上去幫他填了表。接著好幾個人過來找她填。她懶得理,又站回自己的隊裡繼續排。
交完了申請,陸蔓君從這辦事處出來,幫人填表估計也能賺錢。走出門一看,發現不遠處就有一個小視窗,玻璃上貼著一張紙,寫著“代填表”。她想到的,別人也想到了。
隔天早上,陸蔓君又去了老地方準備賺錢,找了老闆娘要來了桌子。
老闆娘說:“我還以為你不回來了呢。”
陸蔓君只是笑,開啟了攤子做生意。
想要避開價格戰,最好的辦法是差異化經營。如果不是同質化產品,那就可以拉開價格差距。
她重新做了一個價目表,用黑筆寫在紅紙上:“代寫功課,八毛錢起。當天交稿。”想了想,又補了一句:“讀信,一毛錢。”
這附近的學生消費能力一般般,八毛錢還是付得起的。貴族學校的學生也經常這邊買點心吃。題目難度相應增加,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不僅包子店人流量大,隔壁還有賣零食玩具的小店。一到了放學時間,那簡直是蜂擁而來。
這就是她和肥叔拉開差距的地方了,肥叔再怎麼能耐,做不來數理化,做不來歷史地理。就算會做,也沒她快。她當年可是從高考題海里一路拼殺出來的。就算她不會做,她的空間裡還有教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