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開殺戒,凡是貪汙安置費用貪汙救濟糧乘機奸銀婦女買賣人口的,全部斬了。
嶽靈珊回到北京,幾十萬百姓迎駕百里外跪地歡呼。
大清朝從來自1840年開始窩窩囊囊的,從來沒有這麼揚眉吐氣過。
慈禧面對紫禁城的殘垣斷壁,大哭三聲,又大笑三聲。
嶽靈珊下旨,被焚燬的紫禁城和圓明園永不修復。
這是辮子的恥辱,這是中華的恥辱,這是這塊土地的恥辱。
不如此,不能警醒後人。
嶽靈珊遇到了僧格林沁,僧王裸著上身跪在嶽靈珊的車駕前玩負荊請罪。
慈禧大罵。
嶽靈珊下令砍了僧格林沁。
慈禧看著一臉震驚的僧格林沁,心裡特別痛快的同時,又不屑的歪歪嘴角。以為皇帝還是老樣子,怕得罪蒙古走走形式就放過了你這個蒙古王爺?別說現在皇帝殺人不眨眼,就是我也敢直接殺了你。皇帝御駕親征大破英法蠻夷聯軍,武功威懾天下,就憑一群蒙古王爺誰敢對殺個敗軍之將說個不字?
嶽靈珊趕到北塘的時候,葛羅已經加固了北塘的陣地。依著葛羅的本性,恨不得立刻上船逃回法國,聯軍中略懂軍事的額爾金死了,懂得軍事的聯軍司令克靈頓和孟鬥班也死了,他一個政治家能幹什麼?他連軍隊都沒有!他帶領的幾百人都是英法的外交官員隨從記者。但就因為是政治家,他知道要是他就這麼逃回法國,那麼他的政治生涯就此結束了。
所以葛羅必須和清國打上這麼一仗。戰敗撤退是英雄,不戰而逃是懦夫。葛羅沒得選擇。
清兵將領報告嶽靈珊,部隊完全沒有進攻能力。清兵沒炮,沒軍艦,甚至沒有勇氣。從承德帶來的部隊或者還有些士氣在,沿途收攏的部隊根本是在陣地前裝模作樣,只要看葛羅幾百號文員輕易的從上萬人的包圍中殺回了北塘,就知道讓這些拿著長矛計程車兵進攻根本是給英法聯軍送人頭嘛,不對,這些士兵會立刻一鬨而散,連送人頭都做不到。
大臣們將領們慈禧都勸嶽靈珊就此停手,打贏了不過幹掉百來個洋人殘兵,有承德大捷在前這也只是錦上添花;打輸了皇帝好不容易樹立的威信何在?有個完美的結局不好嗎?
嶽靈珊笑,然後下令進攻,凡是後退者一律殺頭。
幾萬清兵連面對幾百文職人員都沒有勇氣,那麼就去死去死去死!
戰鬥很快結束。
必須感謝葛羅,葛羅認為打死幾個清兵已經證明了自己這群外交官員和記者們的武勇,完全可以光榮的撤退回軍艦了,軍艦開了幾炮後發覺清兵退出了射程,而軍艦上沒有足夠的軍人組成陸戰隊,葛羅認為這次戰鬥已經結束,剩下的該交給英國和法國的國防大臣們了。
嶽靈珊面對喜笑顏開的諸位大臣們的時候,只說了一句話:“這不是結束,只是開始。”
英國和法國怎麼可能會漠視聯軍的全軍覆沒?全面開戰就在眼前了,這些大腹便便老態龍鍾以為清國已經震懾西洋諸國已是惶惶大國已經從此站了起來的大清肱骨大臣們,要麼是在唬弄皇帝唬弄百姓,要麼就該乞骸骨告老還鄉了。
嶽靈珊下令開發滿洲,所有八旗子弟無功勳無實授職務者,一律遷移滿洲;百姓願意遷移滿洲者,不分滿漢,不分良賤,皆授田地。
滿人不滿,關外的土地都是他們的,為什麼要給漢人,這是皇帝要奪滿人的田地嗎?而且苦哈哈的滿洲誰願意去?
但是現在的皇帝嶽靈珊可不是會妥協的人,說出的話潑出的水,到了期限不去滿洲多半是要被嶽靈珊砍頭的。
滿人開始串聯,幾個大臣找到慈禧,皇帝做事有些過了,即使為了國家,也萬萬不能傷了滿人自己的根基。
慈禧反手就將這些大臣拿下,誰要阻礙清國復興,誰的人頭就得落地。
嶽靈珊真心覺得這個慈禧和她知道的完全不一樣,她都有些開始覺得慈禧愛國了,真是受不了這狗屎的世界啊。
凡是到了期限還在北京磨磨蹭蹭的滿人,嶽靈珊全部砍了,幾千顆人頭落地。
這下要是還不明白嶽靈珊兇殘本性的,那就連傻子都不如了。
清國的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嶽靈珊一道道指令下去,再也沒人敢於唬弄。
慈禧勸嶽靈珊加強護衛,殺得滿人太多了,指不定哪個大臣的親戚就被砍了,要是弄個彗星襲月白虹貫日流血五步,樂子就大了。
嶽靈珊冷笑,我什麼都怕,就是不怕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