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4/4 頁)
法反映了他的憎惡,並不反映這兩個人物錯綜複雜的真實情況), 對於使他們渾身沾滿鮮血的罪行從未後悔過,儘管他們的罪行一直在 怪怪地糾纏著他們,令他們發瘋,使他們暈頭轉向。 莎士比亞是英國詩人中最少英國味的詩人。與新英格蘭的羅伯特 弗羅斯特,和華茲華斯、塞繆爾 約翰遜、喬叟,以及那些寫過或 唱過哀歌輓歌的不知名的人物相比,莎士比亞幾乎是個外國人。英國 是個謹言慎行的國度,人們善於點到為止;誇張、過頭、極致是莎士 比亞所特有的。同樣,寬容大度的塞萬提斯,也不像是斬罰絕斷和大 吹大擂的西班牙人。 阿根廷歷史學家格羅薩克就莎士比亞問題為我們留下了典範的篇 章,我不能也不想在這裡忘記提到他的貢獻。
威廉
莎士比亞《麥克白》,博爾赫斯作序,列入南美出版 ,布宜諾斯艾利斯。
社《傑作叢書》,國家藝術基金會,
趙士鈺譯
沃爾特
惠特曼《草葉集》
任何人,在他讀過令他眼花繚亂的《草葉集》之後,再細心研讀 任何一篇關於作者的傳記時,都會感到失望。詩集令他們想像作者應 是一位半神半人似的流浪者;但是,人們在發灰的、平凡的生平傳記 裡,找來找去卻找不到這樣一個流浪詩人。這至少是我個人和我所有 朋友們的體會。我這篇序言的一個目的就是要解釋一下,或者說是, 嘗試著解釋一下這個叫人迷惑的巨大差異。 年有兩部值得記憶的書出現在紐約 ,它們很不同 ,但都具 試驗性質。第一部是朗費羅的《海華沙之歌》 ,它立馬就火了起來, 現在已涼了,已退居學院文選之中,供孩子們看著玩,或是供學者們 收藏。朗費羅是打算用英語為原來住在新英格蘭地區的紅種人,寫下 一篇預言式的神話史詩的。他為了使詩的格律不同一般,讓它帶上某 種土著色彩,參考了伊萊亞斯 了, 它就是《草葉集》。 我剛才說這兩部書不同。它們確實不同。《海華沙之歌》是一位 優秀詩人深思熟慮的作品,他為寫作跑遍了大小圖書館,到處踏訪, 靠耳聽筆錄,也靠想像力。《草葉集》則是破天荒地推出一位天才。 兩者的差別如此顯著,真難以想像它們會是同時期的作品。然而,有 蘭羅特編寫的(或曰恢復的)芬蘭史 詩《卡勒瓦拉》的韻律。另一部書,當時不為人知,現在卻變得不朽
①《海華沙之歌》,
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