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第3/4 頁)
渾身透出比往昔更冷的寒氣。
知曉內情的丁寬,不住地在心裡唸叨,“杜侯爺呀,您說您身子不好在府邸好好養病就是了。為何要出城去呢?偶爾出城玩耍一會也就是,為何要滯留城外夜不歸府?難怪皇上生氣。。。。。。”
不瞭解內情的文武百官暗地裡直嘆息,“陛下這究竟是怎麼了?”從前的皇帝陛下,溫潤如玉、含笑謙和,但凡有些什麼朝中大事,都會張著一雙清靜的眼睛,徵尋著所有文武百官的認可。從不在朝堂上亂髮脾氣。即使偶爾心情不好,也是把自己的情緒壓制最低。就算遇上什麼天災,敵國入侵,也不隨意對任何失職者發難咆哮。哪像現在呀,陛下變的冷酷激進,失去了溫和。無事冷三分,有事寒徹骨。
這一個多月來皇上每日朝堂上都擺張晚娘臉。讓一眾文武大臣們楞是摸不著邊,個個人心惶惶。朝堂上瀰漫著莫名的壓力,氣氛變得越來越沉悶。一直被這種低氣壓環繞,緊張壓抑的氣息嚴重瀰漫了整個朝野。眼看著天德皇帝冷天玄的脾氣一天比一天暴躁起來。大臣們更是一片愁雲慘霧,人心惶惶。他們越發的小心翼翼,瞧著皇帝陛下臉色不對,連說話都憋著嗓子。
好不容易盼到護國侯府傳出訊息,杜侯爺身子已大有好轉。皇上的臉色才好看起來。朝臣們這才放寬了心思。哪裡曉得,今日早朝皇上的臉又陰了。昨日早朝皇上心情很是不錯,怎麼過了一個晚上就成這樣了?
天德皇帝登基至今,朝中反對聲浪已被基本被打壓徹底。當今聖上的龍椅寶座,可謂固若金湯,還有什麼不稱心?可為什麼皇帝陛下現下卻無一點高興之意?有人私下揣測是不是護國侯府又鬧出了什麼事?儘管每個朝臣心裡都疑慮重重,卻沒一個人敢直言問諫。
冷天玄目光目光利若刀刃,冷冷地俯視著殿下文武群臣,一干文武百官無不覺得呼吸幾欲凍結。人們心裡俱感覺一片愁雲慘霧,恐懼在他們心裡與日俱增,今日更是到達巔峰狀態。他們腦子裡想的如同一轍,“千萬別招惹皇上。。。。。。。”
六日前,一個監察御史彈劾吏部某官員貪汙受賄,縱容家人作惡多端。那位吏部官員則反咬一口,聲稱這名監察御史利用職務之便公報私仇。兩個人你來我往,爭吵了一番。最後以吏部官員啞口無言宣告落敗。
但是吏部官員所屬的勢力卻不甘心,群策群力,硬是用“美人計”將監察御史給拖下了水。如果事情到這裡打住,也不過是兩隻狗互咬的醜聞。可沒想到監察御史身後也站著一群人。於是兩幫人馬開始群毆,戰爭漸漸升級,最終在議政大殿里正式交鋒。朝堂上出現了一個兩派對峙的形勢……。
今日朝堂之上,雙方再度引發“口水戰”。那位監察御史因為所謂的“有傷風化”、“作風問題”再次遭到吏部官員所屬勢力的彈劾,由此引發了一場激烈的廷爭。兩派官員相互攻訐謾罵,打擊面迅速擴大,不但文官牙尖嘴利,就連一些武將都參與進來。
高踞龍椅的冷天玄初時還耐著性子在一旁靜靜聆聽,到了後來,見滿朝文武因為一點小事爭得面紅耳赤。從據理力爭到相互攻擊,從公務到私生活,沒有一樣不可以抨擊。越聽越發覺得額頭抽痛,耳朵裡嗡嗡作響。氣得他將龍案上放置的端硯大力摜到地上,砸了個玉濺石飛。
眾人正斗的起勁,突聽得“譁啷”一聲。不等眾人反應過來,又見皇帝陛下將龍案上文武百官們一味避重就輕的奏章通通擲在地上。大殿裡頓時安靜下來,滿朝文武百官慌得手腳,連連下跪磕首,口呼, “陛下息怒。”
冷天玄厲聲呵責道,“鬥來鬥去,很有意思麼?瞧瞧你們的模樣,與那些市井潑婦有何兩樣?若是還沒吵夠,繼續吵下去好了。朕不願坐在這裡聽你們吵架。退朝!”說完,跳下龍椅氣沖沖的離開了議政大殿。
丁寬連忙跟上去,議政大殿當值的小太監見狀連忙大喊一聲,“皇上退朝!”
皇帝陛下臉色鐵青的揮袖離去。弄的一干大臣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半晌才反應過來,慢慢地退出了議政大殿。
吏部尚書沈良庭出門瞧見太監費公公,朝他使了個眼色走至僻靜處。兩人悄悄地聊上了。沈良庭低聲問費公公道,“陛下可是遇見了什麼不順心的事?”
費公公長長的嘆息了一聲,四下打量了一下動靜,悄聲說道,“還不是因為杜侯爺的事鬧心。昨兒去護國侯府邸探視的秦公公回來稟報,說是杜侯爺帶了人出府去了城外遊逛……。。”看在沈大人給的銀子份上,費公公把自己知道的“內幕訊息”透露點給他。
“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