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第2/4 頁)
風”拐賣良家女子一案淡淡地表明瞭自己的態度,“對涉案的一眾人員,無論其出身貴賤、官職大小都必須依律懲治。對利用職權干涉此案審理的朝中官員、王公貴族等人,無論其是否身居高位,都將依律嚴懲不殆。”
當日朝堂之上,皇帝陛下言詞鑿鑿。要求大理寺諸官員,“儘快查清事件真偽,了結此案。將罪犯繩之以法,以平民憤,安撫民心。”
皇上態度如此明確,下面辦事的臣子們自然也就不敢敷衍了事。更何況大理寺卿聿啟束剛直嚴正,執法如山,不畏權勢。素來不參與任何派別,處事公正,論理不論情。這個案子交到他手上,大可放心。
陳國公為了給陳青碾脫罪,絞盡腦汁,私下做了不少手腳,或重金收買他人為陳青碾頂罪。或為了給陳青碾等人翻供提供方便,威脅利誘大理寺的一些官員。陳國公也派了親信去了聿啟束處說情,被聿啟束嚴詞拒絕。
陳國公聽了親信的稟報,氣得連摔了兩個茶盞。身邊的親信為平息陳國公的怒氣,為他獻上一條陰損之計。
七月二十三日,大理寺卿聿啟束帶著幾名大理寺官員及其隨從約二十人出城查案。回城時因官道被一大堆石頭阻礙,車輛無法通行。一行人不得已繞路而行。距城十里處的一個山坡下,遭遇五十多名蒙面悍匪的襲擊。蒙面悍匪上來二話不說,個個下手狠辣,刀刀致命。
眼看著寡不敵眾,聿啟束一行人性命難保。恰巧出城辦差的禁軍統領王浩宇率人路經此處,遠遠的聽見有人呼救。王浩宇立即帶著手下急馳而來。蒙面悍匪見勢不妙,攜了己方受傷之人奪路而去。一干人這才撿回了一條小命。
聿啟束是對方攻擊的重點目標。雖被眾人全力護著,仍無法完全倖免於難。因身中數刀,失血過多,聿啟束曾一度昏迷不醒。經太醫們的全力救治,性命總算是無大礙。但起碼三月不能下床,需臥床靜養。@
七月二十六日早朝,皇上頒下旨意:大理寺卿聿啟束養病期間,由少卿潘友松暫代大理寺卿之職。負責處理大理寺的日常事務。“醉春風”拐賣良家女子一案也交由右少卿潘友松負責。
訊息傳出,一陣譁然。依照朝廷律例,大理寺卿不在寺署期間(出外辦差或病休超過一個月以上),由大理寺左少卿代為主持寺務,並負責處理大理寺的日常事務。如今皇上居然跳過左少卿富同,直接命右少卿潘友松接替。分明是更看重潘友松。
說起來,這位大理寺少卿潘友松也算是個人物。在朝中從不顯山露水,少與他人交往。起碼在表面上看來,他謹遵半份,從不參與朝中任何派別角鬥。實際上,潘友松私下與陳國公過往甚密,是陳國公蓄養的一條狗。他當初之所以能夠入主大理寺,坐上少卿的之位。國公大人的功不可沒。而這一次,他能越過左少卿富同接替大理寺卿聿啟束主理大理寺,同樣與陳國公的力薦脫不了干係。
八月二日,晨光初起天際。 宮中便敲響了 “咚!咚!咚!”激昂的計時鼓。
一眾官員站在議政大殿內等了大半個時辰,才聽到那當值宦官的一聲高亢呼喝,“皇上駕到。”
下方已經候了許久的的一眾文武百官們整肅衣衫,拜伏於地,山呼萬歲。天德皇帝冷天玄看了這些臣子們一眼,緩緩地走到龍椅前坐下,沉聲說道,“都起來吧。”
“陛下萬歲萬萬歲!”文武百官們聽著皇上發話,才爬起身來。只是一些高官顯貴們平日裡享樂慣了,活得很滋潤,不免有些體胖身虛,因此行動起來不免有些遲緩,看上去好不滑稽。
金鑾殿上,冷天玄一面聽著臣子奏事,一面冷眼俯瞰眾生,將文武百官們的各具神情,在掃視之間盡收眼底,纖毫畢現。總管太監丁寬亦淡定沉靜的站在冷天玄身後,一臉從容自如。
火熱的陽光透過門窗的縫隙透射下來,地上印滿銅錢大小的粼粼光斑。亮晃晃的陽光灑滿議政大殿的每一片瓦礫,卻照不到大殿內文武百官們的心裡。龍椅上天德皇帝冷天玄一聲輕不可聞的冷哼,讓滿朝文武噤若寒蟬。
並非是他們膽小,他們中也有不少是經過大風大浪的。只是近一個多月來,他們的皇帝陛下也不知怎麼的,不只天天陰沉著臉。還特別的難說話。呈遞奏摺的官員稍有不慎,便會招惹皇上的不滿。主兒不聽勸,進諫也不過自討苦吃,白挨一頓廷杖而已。
文武百官們午夜起身,穿越半個京州城,寅時到達午門,到卯時聽到鐘聲,進入皇宮大內。無一遲到,可他們尊敬的皇帝陛下呢,住在宮裡路程最短。早朝遲了大半個時辰不說,這人一出現,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