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1/4 頁)
張氏在得到訊息的第一時間,便昏了過去,唯一的兒子竟然死無全屍(傳言),這對於張氏來說比世界末日更為可怕,一時間,坐落在朱雀大街的新楊家大院悲傷成災,滿院縞素,淒涼至極……
從這一點看,楊釗這一式乾坤大挪移,轉移矛盾的招數,很有些沒腦子的感覺。
李林甫和鄭炎開始磨刀霍霍的放對,李岫拍拍屁股回長安了,汝州被各方勢力緊緊的盯著,他自然不能在汝州多呆,否則被有心人抓著這樣一點死不鬆手,到時他渾身是嘴都說不明白。
躲在客棧之內的楊釗,並不知道,外界因為“他”的死,長安城內已經暗流湧動,風雨欲來。按照楊釗本來的計劃,一個月之後,將會是他再次閃亮登場的時候,因為一個月之後足夠兩者鬥出結果了。
登場之前,先利用獨立於地方官府之外的驛站系統,讓王維幫忙轉呈一封給老男人的奏章,將前因後果說清楚。到時現身將那些殺手們吸引過來,設局擒住,然後順藤摸瓜,找出幕後之人。鄭氏只能吃不完兜著走。
因此這時,楊釗安心的躲在客棧之內,讀起了書……
各個世家大族卻沒有了楊釗的悠哉,他們都希望李林甫和鄭炎,鬥他個頭破血流翻天覆地,最好是像年初信安王李瑋和宇文融那樣,兩敗俱傷,然後被皇帝一擼到底。這樣其他計程車族才會有出頭的機會。為此,他們並不介意偶爾推波助瀾一回……
經此,新一輪的政治洗牌,即將開始……
第165章:“楊釗”之死六
長安城風雲將起,鄭炎和李林甫兩人不約而同的開始動用能夠掌握的力量,打算一決雌雄。作為大唐第一士族的鄭氏,鄭炎有信心也有能力收拾一個禮部尚書。而且他還就打算這麼做了。
李林甫不甘束手就擒,本就受李唐王室猜忌的趙郡李氏他指望不上,也不想指望。為了一次莫名的爭鬥,就將家族勢力傾巢而出,李林甫還沒有蠢到那份兒上。
因此面對著鄭氏的步步緊逼,李林甫只好走迂迴路線,同武惠妃聯合。武氏因為武則天的關係,想成為大唐第一士族,根本不可能。但是武惠妃卻十分樂意見到一些實際的利益。
因此李林甫紅口白牙的說,只要搬倒鄭氏,到時候空出來的位置利益等等大半以上將會留給武氏。急需積聚力量,為自己兒子壽王李瑁鋪路的武惠妃自然同李林甫一拍即合。
於是這位跟武則天十分相像的武惠妃便在床底之間,給老男人吹起了枕頭風。李隆基雖然英明神武(開元時期),但耳朵軟的毛病,他一輩子都沒有改。
經過武惠妃的一番鼓吹,李隆基心裡隱隱的覺得,在楊釗之死的事件中,是鄭炎做的過了。再加上,楊釗十有**是死於鄭氏的手中,不知不覺間,他的心思,開始偏向了一向信任的李林甫。
大明宮,紫宸殿。
老男人眉頭緊鄒的思索著,他總感覺事情有些蹊蹺。楊釗的身手不錯,怎麼會那麼容易就被人暗殺了呢?年初已經將宇文融給一擼到底,年終再起爭端,時時內鬥,與治國不利啊……
在一旁伺候著,順便替李隆基處理一些情報或者奏章的高力士,看到皇帝皺著眉頭,大氣都不敢出。作為一個太監,高力士很明白他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所以在皇帝心情不好的時候,他顯得越發兢兢業業恪盡職守。
強迫著,將自己的目光專注於內衛送來的情報之上,高力士越看感覺越怪。這份情報是記錄著楊釗從襄城到汝州等等的事情。直到爆出楊釗的死訊之後停止。
單看表面是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千牛衛本身負責外派暗訪官員的安全,迄今為止,並沒有傳出任何關於楊釗的訊息。而內衛的情報顯示,楊釗死時,並沒有任何人在身邊。那麼千牛衛的人去什麼地方了?
有了疑惑的高力士接著翻開了,汝州刺史李文忠關於楊釗之死而上的自辯奏章,上面依然沒有任何關於兩個千牛衛的訊息。彷彿石沉大海,兩個千牛衛就這麼消失的無影無終。
千牛衛是皇家衛率,忠誠無需懷疑。那麼能讓兩個千牛衛消失的無影無終的,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楊釗並沒有死。
推斷出這樣一個結論之後,高力士驚訝了,引發朝廷動盪,作為鄭李之爭根源的楊釗,如果沒有死,那麼對於現在跟一鍋沸水的朝廷而言,是多麼諷刺的一件事?
嘴巴持續的張著,高力士想不明白,到底是誰在背後推波助瀾,將朝廷攪成一鍋沸水的,這麼做的目的又何在?
李隆基抬頭掃過大殿,突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