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4/4 頁)
,不過都是人的心魔而已。何況,憑什麼男子可以三妻四妾,流連花叢,女子就必須從一而終,獨守空房。這不是千古傳承,西鳳國女子照樣可以三夫四侍,都是男人自私自利的想法。我言盡於此!”
沐小狸對沐延風臉色的動容熟視無睹,抬腿就走出了這座院子。
玉兒感受到沐小狸身上濃濃的哀慼,悶不吭聲地舉傘亦步亦趨。
沐延風的故事要追溯到四十多年前。
沐延風官拜少將,一次征戰受傷,返程途中病情惡化,不得不脫隊停留於當地知府家中治療。
這家知府有三個女兒,見沐延風是京都大官,想著送一個女兒給他,正妻之位不行,做妾也是好的。所以指使三個女兒每日都必須在沐延風面前溜達一次。他三個女兒花容月貌,總有一個合沐延風的心意。
其中,知府的三女兒,卻從不獻媚獻殷勤,每次出現在沐延風面前只為敷衍她爹爹,冷冰冰的。
偏偏,就上了沐延風的心。
後來,因為她的一句:此生絕不為妾,絕不與人共侍一夫。沐延風無可救藥的認定她。
回京後,沐延風向先帝稟明,求娶那女子。可當時先帝怕他年紀輕輕陷入溫柔鄉,許下承諾,先訂婚,來年再娶。
一年後,當沐延風再次去到知府家,聽到很多關於女子的傳聞,與她出身青樓的孃親一樣,不守婦道,勾三搭四,夜不歸宿,行為不端,各種負面流言鋪天蓋地。
女子面容憔悴,卻只說一句,我沒有。
為這一句“我沒有”,沐延風頂著流言蜚語,迎娶她進門。
可是,洞房花燭,女子沒有落紅,成了沐延風的心病。儘管他沒有說,女子心思何其敏銳,無形間兩人的隔閡寬厚如山。
女子鬱猝,早產生下沐頂天。沐延風的母親聽過女子的傳聞,私下悄悄讓沐延風和兒子滴血認親,看是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不想女子突然醒來,親眼目睹銀針刺入自己兒子的指尖。被撞破的沐延風雖然尷尬,卻沒有一字解釋,女子至此,心灰意冷。
而後,女子同意婆婆替沐延風納妾的建議,然後帶著兒子居住偏院,一住五年。
第五年冬,沐延風攜側夫人進宮參宴,女子當晚病逝,留下絕筆書信。
書信共兩頁紙。
第一頁:此生我若曾負沐郎,人神共憤,天地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