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3/4 頁)
氏到涼州後所受的冷遇,自覺此生再無出頭之日,再加上她年紀漸漸大了,也該找個男人成家,可裴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無誰也漠不關心,鴛兒對她甚感失望。在楚瑜的挑唆下,才生出殺人之心,為了逃出昇天。楚瑜答應在事情解決之後,讓她回到京城繼續新的生活,而她只要把這件事嫁禍給錢若水,讓她再無翻身之日,就算是事情圓滿完成。鴛兒本就死咬錢若水不放,可萬萬沒想到,楚瑜會自殺身亡,她的希望自此落空。她背主求榮,而同謀者又畏罪自殺,更是認下了殺人之罪,雖然沒有把她供出來,但她的後路已經被斷了,她深受良心的譴責,夜夜難寐,最終對密謀毒殺裴氏一案供認不諱。
“這就是真相?”簡颯卻是不信的,若是如此簡單,杜恪辰為何之前要讓錢若水頂了這個罪名,把她驅逐出府,如今又推出一個侍婢。難道說這個侍婢比錢若水還要重要?
杜恪辰答得乾脆,“不是。”
簡颯糊塗了,既然不是,他還是如此大膽地承認,真是讓他猜不透。
“不過,本王相信這是一個讓欽差大人滿意的結論。”杜恪辰也不怕和簡颯說實話,“還是你要眼睜睜地看著佛兒伏法?”
“佛兒是無辜的。”簡颯相信她不會殺人。不,應該說她不會用這樣的方式殺人。
“我們都相信她是無辜的,可以所有的證據都指向她的時候,本王只能把她逐出王府,先保她生命無虞,再暗中查訪。送到京城的奏摺,也是為了安撫府中的人心,讓人以為佛兒的失勢是鐵板定釘的事實。這也是無奈之舉,可也是為了保護佛兒。沒想到,欽差大人來了,還是和佛兒頗有淵源之人。”杜恪辰抿了一口茶,潤了潤唇,“實不相瞞,佛兒是本王最想保護的人。”
簡颯沒想到杜恪辰會如此直白地承認,從他走進客棧的那一刻起,說的每一句話都出乎他的意外。他沒有刻意的試探,直接而又坦誠,讓身處於爾虞我詐的朝堂之中的簡颯,有些措手不及。
他的磊落大方,倒顯得他的小人之心。
杜恪辰已遠離帝京朝堂五年,可關於他的傳說每天都會在茶樓酒肆中被人們傳誦,經久不衰。他英勇善戰,他愛民如子,他為了天下蒼生,毅然放棄王位,止戰戍邊。他才是應該立於朝堂之上被萬世稱頌的聖賢之君,他才是德才兼備文武全才的天下之主。
求學時,他也曾嚮往追隨厲王的麾下,為大魏開疆拓土,統一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可先帝駕崩後,厲王遠離朝堂,今上領政,他只能汲汲營營地往上爬,周旋於各派之間。他平生所學,已然拋之腦後。他所要的,只是位居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勢頂端,讓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人,匍匐在他的腳下,看著他榮耀萬丈,一呼百應。
如今,見到傳說中的戰神厲王,他心中的景仰之情早已在機關算盡中化為灰燼,可仍然被他磊落的風骨所折服。倘若不是站在對立面,他仍然會為杜恪辰效犬馬之勞,為了天下蒼生,為了萬里山河。
“相信簡大人也和本王一樣,不希望佛兒有事。”
簡颯謹慎作答:“微臣奉旨辦差,定然是秉公辦理。”
“這便是你我的共識,簡大人以為如何?”
他這是想承認,他對錢若水的感情?
“倘若王爺說的是為了佛兒,微臣與本王同心。但是,微臣還是希望能知道事實的全部,而不是拿著這紙假的供詞回京,被今上問得啞口無言,而不知如何應對。”簡而言之,他就是想知道事實的全部真相。
杜恪辰目光沉靜如水,啞然一笑,抬手讓簡颯落座,“不瞞簡大人,這實在是本王的過錯,對內宅和部下的管教不嚴,以致於他們聯手做出這等齷齪之事。大人也知道,裴氏的身後是汝南侯府,太妃出身簪纓世家,而佛兒又是錢大人的寶貝嫡女,錢氏四世三公,不可謂不顯赫,而王妃所代表的又是我大魏未來的寒門士族,如此盤根錯節的關係,不管是治了誰的罪,都會讓今上難以招架。所以,不妨找一個替罪之人,保全朝堂的安穩,才是本王與今上最大的共識。”
“王爺的意思是想盡快平息此事?”
“本王以為這也是簡大人想要的。”杜恪辰帶笑的唇角漸漸沉了下去,“但是,簡大人,本王要告訴你,你想帶走她的話,本王絕不允許。本王也知道,厲王府中齷齪不斷,讓簡大人看了笑話,可本王的女人,本王還是能護得住的,不勞簡大人費心了。”
“既然王爺喜歡佛兒,在她受了委屈之時,為何還要一力維護王妃?王妃的所作所為,足以讓王爺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