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第2/4 頁)
家的高貴罷了。若是說他為何要這麼做,可能他因為外祖一事,想讓上皇不痛快,也不是沒有道理。”
顧徵點頭:“你也知道他母親是祁氏”
“這也不是什麼秘密。”簡颯說:“就算祁氏嫁入崔家時,我還未出世,但總歸還是聽說過她的一些傳言。她入了崔家的門之後,給自己的郎君納了不少的姨娘、通房,京城中的世家聚會時,總是會談論起她來。都說她活得不值,膝下就一子一女,可崔家那些姨娘生了八子十二女,都是來跟她分家產的。可崔嚴生的爹過世之後,崔家盡數落在祁氏的手中,那些姨娘、通房半個子也沒撈到,這可是世家內宅爭鬥的典範。”
“這倒是真的。可我從來沒有覺得她活得不值,她從入崔家門起,就牢牢掌握了崔家的實權,自己過得自在,少與郎君生閒氣,平白多活了許多年。”祁氏如今還在世,且面色紅潤,顧徵時常能在一些公開場合見到她,並不見她有哀傷之色。
“那倒也是。”簡颯笑道:“我倒是覺得,齊國公最出色的就是這個嫡長女,其他的子女都不如她。所以說,她教出來的崔嚴生,也不會是一個簡單的人。”
“說到這個,我想起了一件事,也是幼年時聽我母親說起過的。聽說祁氏最早並不是說給崔家,而是另有一個青梅竹馬,二人說好要私奔的,被齊國公撞見了,差點把那人打瘸了,後來聽說那人走路也不大利索。而且此人也是出身名門,之所以不被齊國公看中,是因為他不是家中長子,祁氏嫁過去之後不能當家主事。他養了這麼好的女兒,自然是宗婦的最佳人選,哪能嫁過去受人約束。最後,定的崔家,祁氏最開始並不願意,可親事輪不到她作主,還想第二次逃走,要那人不願意了。”
簡颯來了興致,“這個人是誰”
顧徵這才想起來,他當初竟沒有問過母親。
簡颯一看他的臉色就知道,這個看似周正的儒士,其實大部分的時間在其他方面都是一個缺心眼。
“日後你看看京城裡誰腿腳不好就知道了。”
簡颯臉色更黑了,“瘸子滿大街都是好嗎”。
。。。
☆、第375章:端倪
兩個朝遷一品大員在門下省聊著內宅私事,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世家牽扯眾多,一點風吹草動都足以影響朝局,顧徵和簡颯對此並不避諱,且祁氏當年之事太過轟動,可謂是世家談論的焦點。她的性情也和大多數的世家女截然相反,她果敢決絕,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追求她認為值得的事情。但也因為她執意與人私奔,在嫁入崔家的最初,並未得到郎君的尊重,以致於崔府姨娘一個又一個地抬進門。即便是如此,祁氏在崔家的地位卻沒有受到影響,她仍是當家主母,正室嫡妻。
而那個當年與她青梅竹馬的私奔之人,也再沒人提起,一些知道舊事的人都已經先後過世,唯有與她過往甚密的閨中好友才知曉一二。這當中,就有顧徵的母親。
於是,簡颯難得堆起滿臉的笑意,“顧大人,令尊”
還沒等他開口,顧徵立刻就拒絕了,“有失風儀。”
簡颯揶揄他,“難道你不想知道”
“想是一回事,讓顧某自己去打聽就又是另一回事了。”顧徵抖了抖袍袖,“況且我對這個男人是誰沒有太大的好奇,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心愛的女子嫁入別人家,他卻什麼都沒有做,這樣的男人不提也罷。”
“世家便是如此。”
“也不是人人如此。”
“我知道嫂夫人是你絕不妥協的堅持,可並不是人人都是如此,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感情這種事情,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你想要的或許不是最適合你的,還不如選擇對自己更重要的那條路。”簡颯感慨,他想到了錢若水,倘若當初他沒有娶華清郡主,一切是否就會不同
顧徵拍拍他的肩,“言歸正傳。崔嚴生這個人還是謹慎一些,戶部是肥缺,之前一直是錢大人主事,沒出過大的亂子,不是不相信崔嚴生的能力,而是今日與他商談時,他給自己找了太多的後路,我怕朝中有變。”
簡颯也很清楚,“朝中如今分成三派勢力,互不相讓,崔嚴生又是六部尚書,自然首當其衝,想要為自己爭一席之地。倒是顧兄你,才是世家的典範。不知你對此做何感想”
“上皇想要削弱世家的影響,這一點是勢在必行,他主政數年來,連番提攜寒門,若不是蕭朗元太不爭氣,目光短淺,又太自以為是,想必這門下省還不到你主事。所以,為了保住自己,保住顧家的榮耀,我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