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頁)
社稷。”
“便是為家國天下計,才更應是能者居之。無能者只會讓黎民蒼生苦不堪言,朝堂之上分黨而立,勾心鬥角。”錢若水不避不讓,“王爺固然可以不要這天下,可卻不能不要這四十萬的鎮西軍。王爺為天下蒼生計,卻不能忘卻這四十萬人的寸尺之功。沒有他們,也就沒有大魏的今日。皇上這是打壓功臣,令世人不恥。”
“你這是要挑撥本王與今上的關係?”杜恪辰眼含厲色,“管易說得果然沒錯,你到涼州沒有目的才怪。”
錢若水反倒冷靜下來,反唇相譏,“王爺與今上的關係還有挑撥嗎?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只有你一味地承受。”
杜恪辰氣極,當即拂袖而去。
錢若水也不去追,端起微涼的茶水慢慢飲著。
“不知側妃隨行,妾有所怠慢。”馮琰的夫人蔣氏出身世家,衣著雖然簡樸素淡,卻難掩大家風範,舉手投足間端莊得體。她隨馮琰在外征戰多年,始終與他相伴不離。土門關連降暴雪,隨軍的女眷都在趕製冬衣,已經沒有足夠的人手服侍錢若水,這端茶遞水一事,也只能由蔣氏代勞。
錢若水瞥了一眼她端來的米粥,說是米粥,其實不過是清水上浮著幾顆米,寒酸至極。
“你們都吃這個?”
蔣氏淡淡一笑,“這胡餅是新烙的,特地給王爺和側妃備下的。側妃到西北不久,怕是不知道此地的習俗,此地甚少喝粥,故而過冬的補給連大米都很少。妾怕側妃吃不慣,才讓人熬的粥,側妃若是看不上,也不要浪費了,留給將士們暖暖身子。”
錢若水從她的眼神中看到了不屑與奚落,想必她在整個鎮西軍中的名聲都不會太好,也沒有與她計較言語中的直白,又問:“請問夫人,這土門關的守將有多少?”
“土門關是漢蠻分界,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守城者將三十六人,士萬餘。”
“也便是說這城中的萬餘漢人,皆與我一樣,來自中原腹地。”
蔣氏眸光一滯,“正是。”
“既然不是本地人,為何要按當地的習俗生活?”
“這……”蔣氏語塞。
“夫人把這東西拿下去,分給今日當值計程車兵。至於吃食不必另外準備,將士們吃什麼,我與王爺便吃什麼。”錢若水的名聲已是狼籍,不能再多出恃寵而驕的罪狀來。吃食這種事情,能吃飽便好了,沒有這麼多的講究。
錢若水喚來葉遷,取出先前從夏辭西處拿來的銀票。
。。。
☆、第89章:王爺是土匪
她說:“去下關村,用這些銀票向村民們購買牲畜,只要不是下仔的,我都要。這大雪封山的,牲畜沒有吃的,也會凍死的。”
葉遷猶豫著不肯接,“要不要和王爺說一聲?”
“沒什麼要說的。”錢若水微惱,“你儘快去辦便是。”
葉遷領命,披上大氅投身風雪。
蔣氏神情微訝,默默地垂眸退了下去,對這位傳說的側妃不禁好奇起來。錢若水在京城是風雲人物,掌著偌大的尚書府,手段自然了得,可到了涼州,聽聞一進府便中了毒,之後又被刺殺,似乎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也不知道為何突然入了杜恪辰的眼,躍身厲王寵妃。軍中對她的風評十分不好,無一不是恃寵而驕之類的評語。可今日從她的舉止看來,世人對她似乎有所偏頗。
“夫人?”馮琰與杜恪辰巡視各處佈防方罷,見蔣氏端著米粥胡餅一臉苦惱的樣子,心中瞭然:“側妃看不上?”
蔣氏連忙搖頭,“不是不是,側妃說這些賞給今日當值的將士,她和我們吃一樣的便是。”
馮琰欠身,“主帥,您看……”
杜恪辰眼底掠過一抹溫暖的笑意,“她……”
“馮夫人。”錢若水的聲音輕淺地傳來,“你別說那是我賞的,就說側妃看不上這窮酸的東西,要不然管易又會覺得我可能是在收買人心什麼的,又得跟他費一番唇舌。”
門外的三個人聽得真真切切,不禁面色都有些凝重。她的不惜自毀聲名,倒顯得管易咄咄逼人,小人行徑。
“王爺您看?”蔣氏打破沉默。
杜恪辰向來知曉她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可親耳聽到她自毀聲名,又是另一回事,何況方才他還……
“什麼都別說,多煮些米粥分了。”
杜恪辰揮退馮琰夫婦,放輕腳步進了屋,錢若水正趴在桌案上寫字,神情專注,眉眼深邃。
“寫什麼呢?”他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