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3/4 頁)
1、國土:共126萬7千平方哩,相當於全國25%的土地2、人口:共6200萬人,相當於全國44%的人口3、產業:農產損失33%;工業損失54%;製糖業損失80%;鐵礦損失73%;煤礦損失75%;財政收入:共損失約27%如此誇張而喪權辱國的條件,不但蘇俄的孟什維克不能接受,布林什維克內部也出現了巨大的分裂,這樣的條款如果被接受,不是俄國的賣國賊又是什麼?
蘇俄中央委員會為此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本來支援布哈林將戰爭進行到底的意見就佔多數,那是在托洛茨基轉而支援小個子導師之後才蘇俄政府才勉強答應了前一次的條件,這會兒一轉眼德國佬的不但不接受,反而變本加厲的敲詐勒索起來!
在蘇俄中央委員會巨大的分歧面前,在德國佬如此驚人的要價面前,小個子導師依然力主要答應條件簽約媾和,蘇俄黨中央又召開有15名委員參加的緊急會議。會議中,大多數委員表示不贊成小個子導師的主張。
結果小個子導師只得提出,如果這種空談繼續下去,他就要辭職,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員會。布哈林對此毫不在乎,斯大林也未發生動搖,托洛茨基也不同意列寧的意見,也許是王庚這隻蝴蝶的出現使得歷史在這裡再一次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
第二百零二章 捍衛18戰役開始
在前世托洛茨基雖然不同意在這樣的條件下和德國媾和,但為了避免蘇俄出現分裂,最後違心的支援小個子並說服其他中央委員,使得表決最後透過,可這次也許是王庚這隻蝴蝶煽動了翅膀。
在最後一次蘇俄中央委員會的表決中,在小個子以辭職相威脅的情況下,布哈林、斯大林、托洛茨基都沒有被嚇住,反而發揚民主集中制,根據15名中央委員的表決結果,以11票反對,4票贊成一邊倒的結果否決了接受德國苛刻條件的動議,小個子導師憤而辭職,經挽留無效,蘇俄中央選舉布哈林為新的主席!
緊接著蘇俄中央委員會透過決議,中止了和德國進行的談判,並採取托洛茨基的不戰不和的方案,在前線開始大批覆原沙俄軍隊,但同時開始組建布林什維克領導下的蘇俄紅軍,鑑於彼得格勒處於德軍的威脅之下,蘇俄同時做出了遷都莫斯科的決定!
用會議上托洛茨基的話說,當年拿破崙征服了歐洲也沒能征服俄國,當年莫斯科都讓法國人佔去了也沒輸了戰爭,現在有什麼可怕的,沙俄舊軍隊就算不復員大多數也會站到蘇俄政權的對立面去支援叛亂和白衛軍,乾脆一邊復員舊軍隊,一邊組建新的紅軍,同時戰略性的收縮向北和向東撤退。
喬治亞人也攥著個大煙鬥嚷嚷道,“協約國不會坐視德國在東線繼續拓展勝果獲取利益,德國越強大,英美法帝國主義在西線越是抖的慌,必定要在德國人從佔領俄國獲得好處前,在西線發起進攻把德國這頭蠻牛牽回去!我們絕不能被東線德軍外強中乾的表面攻勢所嚇倒,像佈列斯特這樣的條約誰簽了誰就留下一輩子洗不掉的汙點!就是俄國的千古罪人!”
蘇俄和德國媾和未成,這下頓時天下大亂,鑑於蘇俄實際上放棄了東線戰場而向北向東做戰略性撤退,這下子德奧和協約國都傻了眼,這時代的情報工作保密性相當差,各國在交戰雙方政府和外交部裡都有無數的耳目。
對協約國來說,蘇俄政府中止和德國的媾和談判當然是件好事,可放棄戰線不戰而逃直接做戰略性撤退卻是大大的不妥,那跟資敵德國有什麼兩樣,德國要是不費吹灰之力佔領了俄國歐州部分高加索的油田和烏克蘭的糧食,這跟媾和有什麼兩樣?這比媾和都不如!
於是到了2月底,歐洲戰場出現了奇觀,不但德**隊在東線向俄國腹地挺進搶佔地盤,協約國也在俄國登陸去佔領軍事要衝,以避免落到德國人的手裡。
在中國,到了1918年2月底,第十批美援軍火抵達,六個補充旅新兵分別補充到綏遠、察哈爾、熱河和吉林,而從以上四省抽調的8個精銳混成旅老兵在分別加強到了外蒙和黑龍江各四個旅。
在1918年2月底中國發動捍衛18收復國土軍事行動前,參戰軍在東西兩線的兵力部署如下:東線戰場:
張作相第十七師、王正廷第七師兩個師六個混成旅從綏芬河沿著中東路直撲遠東雙城子,之後第七師沿著西伯利亞大鐵路北上目標是攻克伯力,第十七師南下目標攻克海參崴;李鳴鐘第九師三個混成旅則中東路西端的滿洲里向西出擊,目標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鐵路和公路樞紐赤塔。
在東線作為預備隊的是從吉林和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