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3/4 頁)
整編成為參戰軍第二十三師,以參戰軍教導團團長靳雲鵬為第二十三師師長,兼淞滬護軍使,駐防上海。
第二百六十二章 向德國求援?
“托洛茨基同志!東邊那個中國和日本居然還結盟了,這真是太讓人吃驚了,而且日本人怎麼想的,把南滿鐵路、關東州、膠州灣和青島全部一股腦的還給了中國!日本人幾時肯這麼大方了?!”
烏里揚諾夫一邊看著手裡的電報,一邊撓著腦袋道。
“還有臺灣!還有香港和澳門,協約國統一行動,這些原來的中國領土都還給了中國,這背後的文章值得推敲呀,烏里揚諾夫同志!”托洛茨基臉型瘦削,坐著裝甲專列奔波在東線和南線兩個戰場上指揮,看上去壓力很大,兩個黑眼圈明顯是睡眠不足!
“中國人已經強大到這種程度了?我看未必,這才多大點功夫,不過是編組了一支沒怎麼打過仗的新兵而已!要我說,東方面軍的作戰決心還是太小,應該一鼓作氣拿下喀山,並一路打到符拉迪沃斯託克去!給黃皮猴子們一點顏色瞧瞧!”
《真理報》主編、人民宣傳委員布哈林捶著桌子嚷嚷道!蘇俄中央對中國佔了211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和遠東這個問題的立場很不一致。
在烏里揚諾夫同志看來,如果蘇俄能獲得中國的承認並且建立外交關係,將使得俄國東線沒有後顧之憂,不斷壯大的蘇俄紅軍有足夠的信心消滅高爾察克匪幫!
可在布哈林和那個喬治亞的約瑟夫同志看來,去年烏里揚諾夫代表蘇俄中央釋出的那個什麼對華宣言顯然是一大敗筆,這會兒中國人不請自來把貝加爾湖東和遠東全佔了,也沒說肯坐下來和蘇俄和談和建交,反而和日本勾結在一起繼續向西進軍。
烏里揚諾夫當然不會承認自己當初的宣言有些操之過急讓中國人鑽了空子,布林什維克在遠東和西伯利亞的組織基礎本來就比較薄弱,當地政權不被中**隊推翻,也會被高爾察克的白衛軍顛覆,要說起來,這個高爾察克無論是能力還是人望,在沙俄將領中還真算得上首屈一指!
“布哈林同志,前線的戰鬥需要紅軍將士們浴血犧牲,每一仗都打的很艱苦,勝利不是坐在後方動動嘴皮子就能換來的,而且現在糧食的緊張程度比三月份還大,喀山又在高高的伏爾加河對岸,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拿的下來的!”
托洛茨基顯然對布哈林一味高調空談不知道前線將士的疾苦相當不滿!
“中日結盟,和4月份德軍在西線對協約國的春季攻勢有什麼內在關聯麼?”烏里揚諾夫根本沒聽見布哈林的嘟囔,自顧轉著圈尋思。
“主席同志,依我看,帝國主義顯然是勾結起來要把我們蘇俄當成頭號敵人,中日結盟的目的是為了頂著高爾察克往西邊來,布哈林同志剛才說的輕巧,依我看,如果沒有增援和補充,特別是不能保障糧食供應的話,別說拿下喀山,能不能守住喀山以西都不好說!”
說話的是雅可夫·米哈伊洛奇·斯維爾德洛夫,最高軍事委員會委員,烏里揚諾夫同志的親密戰友,據稱當初冬宮的財寶都被烏里揚諾夫同志交給這廝儲存,以備不時只需,可見烏里揚諾夫對他的信任,這廝年紀雖然輕,卻被當做托洛茨基的軍事接班人培養。
“東方面軍怎麼樣?瓦採季斯把隊伍攏起來了麼?現在東方面軍還剩下多少人?從莫斯科派過去的那個工人旅打的怎麼樣?”烏里揚諾夫抬起頭問托洛茨基。
“工人旅表現的很英勇!可是傷亡也很大,伏爾加河對岸的喀山敵人數量在不斷增加,根據偵察,現在喀山一線高爾察克的白衛軍已經超過了十五萬,而我們的東方面軍滿打滿算也只有十萬人不到,用十萬人去進攻一個十五萬人駐守的堅固城市,這個我做不到,事實上,工人旅已經犧牲了三分之二。”
托洛茨基的語氣有些沉重,由於缺糧,隨之而來的餘糧徵集制又把農村和農民推向了對立面,這種時候,紅軍的壯大速度顯然比不上對岸的白衛軍,烏拉爾和西西伯利亞本來就是糧食基地,這會兒對面高爾察克雖然也缺糧,情況卻比這邊要好的多!
“瓦採季斯動搖,軟弱!我建議撤換,審訊,槍斃所有前線動搖的集團軍司令和高階將領!就像約瑟夫同志在南邊察裡津乾的那樣!”布哈林冷不丁的又吼了一嗓子!
“為了執行前線最高革命軍事委員會的進攻的命令,瓦採季斯帶著他的衛隊營親自向河對岸衝了三次,整個衛隊傷亡殆盡,他自己也負了輕傷,這種時候,胡亂猜疑和懷疑前線指揮官的想法都將極大的傷害我們的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