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第2/4 頁)
夫聞言一臉苦笑,眼前浮現出一早在火車站時高爾察克那沉默的眼神,顯然,最高執政官對自己是投奔聯軍還是回喀山跟著他走多數已經有了預判。
昨天晚上在王庚的會客室裡時,佩佩利亞耶夫明著說是下面的俄國部隊不願意脫離聯軍編制和指揮,是因為後勤保障和各方面待遇都比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白衛軍好出不知多少。
其實誰都心裡明白,沙皇俄國當初實在是太大了,地域遼闊民族眾多,這邊烏法的白衛軍多數是當地巴什基爾人為主的兵源徵集起來的,而喀山方向的白衛軍除了各地流亡過來的前沙俄部隊和將領之外,新擴充徵集的當地兵源多數是韃靼人。
這種情況下烏法的部隊到了喀山一準還是二線部隊,無論裝備水平和後勤保障,都要比喀山方向的白衛軍差一點,倒過來說,巴什基爾人為主的部隊背井離鄉去保衛喀山替韃靼人賣命?
這裡頭就有個士氣問題,如果部隊能為自己的家鄉和政府而戰的話,那麼二者士氣的差別不言而喻,當然,喀山白衛軍中的韃靼人,其實也是為聖彼得堡的沙俄貴族、大資本家、地主和富農們在賣命,守住喀山保家衛國自然責無旁貸,真要一路打到莫斯科去,也不是所有人都心氣那麼高。
好在高爾察克不管怎麼說職業軍人典範的人格魅力還在那頭,有他領著大家跟布林什維克們幹,凝聚力比別的人來領導總要更高那麼一點,在王庚前世,頓河和北高加索的白衛軍、包括烏拉爾方向的白衛軍以及喀山方向的白衛軍始終沒能打通戰線合為一股力量,民族和地緣區分造成的私心雜念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關於亟待成立的伏爾加聯邦自治政府,本來宇都宮太郎建議新成立的臨時政府就叫烏法或者巴什基爾自治政府,結果被王庚一句話就否決了:聯軍日後還要一路打到烏克蘭打到波蘭去,新政府取名烏法和巴什基爾格局太小,至少也得叫伏爾加聯邦,等日後拿下烏克蘭,咱再考慮是成立第二個自治政府還是搞個邦聯啥的,眼界要放遠一點,光叫烏法和巴什基爾自治政府怎麼行!
當時,日軍統帥宇都宮太郎聞言嘴唇都有點打顫,這廝沒想到自己都快奔60歲了居然…居然能有為帝國拓疆闢土一路打到歐洲的心臟地帶去的機會,這廝狠狠的點了點頭,噙著淚水聲音哽咽的握住聯軍總司令的手道,“王桑,沒說的,跟著你,我就放心了,咱不打到柏林不算完!”
現在宇都宮太郎替王庚正式當面招攬佩佩利亞耶夫,容不得這廝再推三阻四的打太極拳,新政府成立迫在眉睫,你要是不願意幹,那自然大把有人在後頭等著摟協約國聯軍的粗腿,誰都知道一個強大的靠山對這些弱小的族群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和寶貴。
何況,烏法聯軍是一支和這個時代大多數國家的軍隊有著明顯區別的部隊,自身令行即止軍紀嚴明是第一條,善待當地老百姓買賣公平是第二條,優待俘虜和傷員是第三條,有這三條,至少不會讓被佔領地區的當地老百姓有巨大的牴觸情緒。
白衛軍來了要徵糧拉伕役,蘇俄紅軍來了也要徵糧還要肅反槍斃人,只有聯軍來了不但不搶糧,還向老百姓開倉放糧,無論白衛軍還是蘇俄紅軍,兵荒馬亂中軍紀敗壞禍害百姓的事情層出不窮,就只有這個聯軍是另類,軍服筆挺武器精良,軍歌嘹亮,穿著黑色漂亮筆挺的制服的聯軍憲兵們成為普通老百姓眼中最可愛的人。
這些憲兵軍容風紀是整個聯軍隊伍中最好的,黑色翻領軍服,領章和袖章上標明的軍銜,胸口還有勳章,紅底白圈中間寫著“模範”兩個字的袖章還滾著金色和藍色的邊,靴子擦的鋥亮,對老百姓算不上親近,至少還和藹。
可維持治安殺起叛亂分子和破壞治安搶劫殺人的敗類起來來卻毫不手軟,並且完全不分民族和膚色,違反了條例或者戒嚴令宵禁啥的,逮住了就執法到底,槍斃違反軍紀的聯軍自己人來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走南闖北稍有點見識的俄國老百姓,不少人還是第一次看見黃色面板的軍人,在白種人面前也能這麼神氣自信,或者,帶著一絲髮自心底的傲慢的神態。
“佩佩閣下,伏爾加聯邦自治政府的成立迫在眉睫,這個我和高爾察克閣下也都說清楚了,我答應在烏法戰役中繳獲的蘇俄紅軍的武器中,撥十個師的莫辛納甘步槍和馬克沁機槍給他,此外,烏法這邊第一集團軍、第二集團軍中的俄國戰士和將領可以自行選擇去留!你可願意留下來領導伏爾加聯邦自治政府?”
王庚看著b。佩佩利亞耶夫的眼睛,期待著他的回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