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4/4 頁)
就是下了河一準被激流捲走。
即使是這樣,蕭山令接手防線後也不敢怠慢,7月14日一大早,他就沿著東西向的別拉亞河上游在南岸派出了新的警戒部隊,這廝用的是聯軍總司令王庚當初在軍官教導團授課時教過的辦法,也就是沒條件架設有線電話時,用烽火臺接力的辦法派出警戒哨警戒一個路段或者陣線。
蕭山令在別拉亞河上游東西走向的河段上,每隔500米設定了一個警戒哨,帶上乾糧和水壺,這樣從庫梅爾套東北15公里的河谷轉折處算起,向東邊一直延伸到別拉亞河上游進入烏拉爾山脈,約40公里的河段上,每500米一個兩人的瞭望警戒哨,4個騎兵排近170人就組建了一個河防警戒網。
由於別拉亞河上游這段河段的南岸地勢相對平緩,北岸則是山巒疊嶂高聳,因此,只要發現蘇俄紅軍試圖在上游這些幾乎無法渡河的地段渡河,蕭山令的騎兵團主力將有足夠的時間在河防警戒哨兵用槍聲接力報警的情況下,及時趕到並且攔截。
在別拉亞河轉向北方流淌後的平原地帶,從河谷一直到北面的梅列烏茲鎮,大概15公里的河段上,兩個騎兵排同樣擔負起警戒任務。
騎兵第三旅旅長蕭山令在梅列烏茲放了一個騎兵營,在河谷方向放了一個騎兵營,在上游東西河段的中間放了一個騎兵營,他自己帶一個騎兵營位於梅列烏茲和庫梅爾套中間的位置機動。
第四百七十章 左右逢源進退兩難
1918年7月14日12:00別拉亞河上游彼得羅巴甫洛夫卡村附近奔騰的別拉亞河從東面的群山中奔湧而出浩蕩向西,攔住了蘇俄東方面軍第一集團軍的餘部,圖哈切夫斯基帶領夏伯陽騎兵師剩下的一個騎兵團的兵力,一人雙馬趕了半天的路,卻被眼前的別拉亞河攔住了去路。
“司令員同志,找了幾個老鄉問過,要渡河必須向西走往下游走,在庫梅爾套北面的梅列烏茲渡口大部隊才能渡河,這一段是別拉亞河的上游,一路上都是崇山峻嶺河流遄急奔騰,水性再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