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方……這是天數啊。”
說完這句話,馬謖拉開門走了出去,步履堅定,很快就消失在了外面的黑暗之中。未及掩住的門半敞著,冷風吹過,燈芯尖上的燭光不禁一個激靈,蜷緊了身形。昏暗的光亮之下,室內的人影募地模糊起來。陳松呆呆地望著門外的黑幕,只能喃喃自語道:“是啊,這是天數,是天數啊……”
漢軍北伐的失敗雖然造成了不小的震動,但對於蜀漢的既定國策並沒有任何影響。在諸葛丞相的倡導下,蜀漢在隨後的六年時間裡先後又在隴西地區發動了四次大規模的攻勢,一直將戰線推進到了渭水一線。這種攻勢一直持續到了蜀漢建興十二年。
建興十二年春,諸葛亮率領的漢軍第五次大舉進攻,主力兵團進駐到了武功縣的五丈原,與司馬懿隔著渭水相望——曾經在街亭之戰擊敗馬謖的張郃將軍已在年前戰死。魏、蜀漢兩支軍隊對峙了三個月,在所有人都認為這場戰事要持續到秋天的時候,漢軍的核心人物諸葛丞相卻忽然病死在了軍中,蜀軍不得不匆忙撤退。
諸葛亮的突然病隕對蜀漢政局產生了很大的震盪,甚至就在他病故後不久,在撤退途中的漢軍內部就立刻爆發了一次叛亂。叛亂的始作俑者是徵西大將軍魏延,而平定叛亂的功臣則是長史楊儀、討寇將軍王平和後來升任到後軍師的費禕。
不過這個是朝廷的官方說法,具體內情如何則是難以知曉,因為功臣之一的楊儀很快也因為誹謗朝政而被捕,然後自殺。這起叛亂處理完之後,蔣琬出任尚書令,隨後升為大將軍,尚書令的職位則由費禕接替;諸葛亮生前備受器重的姜維則被拔擢為右監軍、輔漢將軍,朝野輿論都認為這是他繼承諸葛丞相遺志的第一步。至於王平,則被指派協助吳懿負責漢中的防務。
諸葛亮之死意味著蜀漢北伐高潮的結束,此後魏蜀兩國的邊境一直處於相對平靜態勢下。大將軍蔣琬本來打算改變戰略重心,從水路東下,透過漢水、沔水襲擊魏國的魏興、上庸。但是這個計劃剛剛啟動,他就於延熙九年病死。於是費禕順理成章地接任了大將軍之職,錄尚書事,成為蜀漢的首席大臣,而王平也在之前一年出任前監軍、徵西大將軍,成為蜀漢軍界最有實權的軍人之一。
這兩個人掌握了蜀漢的軍政大權,意味著蜀國戰略徹底轉向保守。以北伐精神繼承者自居的姜維激烈地反對這種政策,但是他無論是資歷還是權力都不足以影響到決策,因此只能在邊境地區進行意義不大的小規模騷擾。一直到王平在延熙十一年病死,姜維在軍中的權力才稍微擴大了一點,但他的上面始終還有一個大將軍費禕,像枷鎖一樣套在他脖子上。
於是時間就到了延熙十五年,距離那場街亭之戰已經過去二十四年了……
第五章死士
南鄭城。
姜維嘆了一口氣,擱下手中的毛筆,將憑几上的文書收作了一堆。他隨手撥了撥燈芯,不禁生出一陣感慨。時間比那渭水逝得還快,他跟隨丞相出征彷彿還是昨天的事,而他今年已經五十出頭了。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變成斑白頭髮的老將,這其間的波折與經歷一言難以盡數。
每次一想到這些事,姜維總能聯想到衛青和霍去病,然後就會覺得自己簡直就是馮唐和李廣。雖然他如今已經是蜀漢堂堂的衛將軍,但如果一個人的志向未能實現,再高的官位和爵祿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時候,窗外傳來三聲輕輕的叩擊聲,姜維立刻收起憶舊的沉醉表情,恢復到陰沉嚴肅的樣子,沉聲說道:“進來吧。”
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三十多歲的小吏走進屋子來。他兩隻眼頻繁地朝兩邊望去,舉止十分謹慎。
“小高,這麼快就找到死士了嗎?”
姜維問道,被叫做“小高”的小吏露出半是無奈半是猶豫的表情,吞吞吐吐地說道:“回將軍,找是找到了,可是……”
“可是什麼?”
姜維把臉沉下來,他十分厭惡這種拖泥帶水的作風。
“可是……那個人有六十三歲了。”小高看到姜維的臉色越來越難看,連忙補充道,“他堅持要見將軍,還說將軍若不見他,就對不起蜀漢的北伐大業……”
“哦?好大的口氣,你叫他進來吧,我倒想看看他是個什麼人物。”
姜維一聽這句話,倒忽然來了興趣。他揮了揮手,小高趕緊跑出屋子去,很快就領進一位戴著斗笠的老者。
老人進屋之後,一言不發,先把斗笠摘了下來。姜維就著燭光,看到這個老頭穿著普通粗布青衣,頭髮與鬍鬚都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