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2/4 頁)
而且這些人本身也善於使船,平時沒事可當船工,一旦遇到海賊的襲擾,抄傢伙就能殺能打。
所以李家的船這段時間來往於南北之間,雖然多次遭到海賊的襲擾,但是在這些船工面前,卻從未討到一點便宜,每每都碰的頭破血流,灰溜溜的逃走,所以李家這段時間,只因為在海上遭遇大風浪,損失了一條船,其餘的船隻,基本上都順利的抵達了目的地。
這才是讓李霖感到近期最欣慰的事情,有了這樣一支船隊,那麼以後李家的商船縱橫海上,還有什麼可怕的?
於是在李業的住持之下,李家海上的商船隊便很快初具規模,建立起了一條來往於南北海上的通道,使得李家擁有了一個令其它商賈難以企及的優勢。
年節之後,歇了一個年節的李家堡各項工程再次開始動工,在充足的資金供應之下,各項工程進展都相當快,而且李霖親自主持,在李家堡西側動工建造起一座船寮,這時代的船寮其實很簡單,只要選一塊靠水的地方,有足夠的木料,便可以很快開工建造。
李霖花高價從明州和餘杭僱請了幾個造船工匠,這幾個造船工匠都屬於經驗豐富之人,而且都是平民的自由身份,在李霖暗中開出的高價誘惑之下,紛紛轉投到了李家來做工。
其中明州一個張姓工匠,對於建造海船經驗最為豐富,據他所說,他幾年前曾經主持建造過一條千料大船,這條船乃是蘇州的郡望世家所訂造,專門用來跑南洋之用,一年往返南洋一趟,將大陳所產的絲綢錦緞、瓷器、茶葉鐵器等物,運往南洋,從南洋土人手中收購各種香料、珍珠、珊瑚、還有各種寶石等物運回蘇州,一個往返,便可以賺回幾條大船,很是來錢。
但是前年這條船南下之後,卻沒有再回來,也不知道是遇上大風浪翻沉了還是被海賊劫了去,總之再也沒有見那條船從南洋回來,但是即便如此,蘇州那個大戶人家也不心疼,前幾次買賣,他們已經賺得盆滿缽滿,即便是損失了這條船,他們也不會為此傷筋動骨,於是去年又訂造了兩條大船,建造的更結實,用的木料更好,只等下水之後,便招募人手,繼續南下南洋做買賣。
李霖對這個張姓工匠很是看重,他也暫時不要求這些造船工匠給他造出千料大船,畢竟目前僅靠著這幾個工匠,在沒有其他熟手配合之下,根本不太現實,只能先從小一些的海船造起,逐步培養一批新的工匠,之後再逐漸放大船型,造出更大的船隻,走循序漸進的路子,這樣更加穩妥一些。
第八十三章 梵門和尚
隨著李霖安排之後,於是船寮之中便立即熱鬧了起來,李霖從家僕之中抽調出了幾十個人手,配到了船寮之中,又把族中一個名叫李賀的偏枝族人派駐到船寮,專門負責管理船寮的造船之事,這麼一來李家堡的船寮經過兩個月左右的準備之後,第一條三百料的海船便開始鋪放了龍骨,正式開始建造了起來。
李霖也暫時不多去管船寮的事情,專業的事情自然要由專業人士來做,他把張姓工匠任命為船寮之中的大匠,作為總工頭負責整個船寮的技術工作,其他幾個工匠,各自負責一塊,有人負責船的龍骨和肋骨的建造,有的負責船板的鋪設,也有人負責甲班以上船桅的製造,李恩則負責居中排程,把各種資源整合到船寮之中,另外去專門學習船隻建造的事情。
而這個李賀作為李家的偏枝族人,在李家的地位算是比較低的,因為作為李家的偏枝,他的父親以及祖父都是幹木匠出身,到他這一輩,讀書也不行,所以也就繼續繼承了父親的手藝,當了個木匠,別看他讀書不行,但是在幹木匠活方面,卻稱得上是心靈手巧。
雖然他從未造過船,但是造船工匠,也算是木匠,只是專業方面全在造船技術上,很多方面李賀可以看得明白。
所以李霖打算把李賀今後培養成為一個李家專職的造船工匠,亦或是專門管理造船業的人員。
李賀受命之後,很是激動,雖然目前看來這個船寮算不上大,但是在李賀眼中,卻已經是相當大的產業了,船寮足足有好幾十人幹活,都歸他管,而且要造出很大的海船,李霖能把這事兒交給他負責,已經算是相當看得起他了。
作為偏枝子弟,能被委以如此重任,李賀如何不激動,所以滿懷熱情就一頭扎入到了船寮之中,天天趴在造船的船臺上,一邊看工匠如何造船,一邊暗中偷師,這讓李霖認為又選對了人,不怕你不會,就怕你不學,只要用心,沒什麼學不會的。
只可惜這時代工匠的身份都很低,絕大多數工匠基本上都大字不識一個,所學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