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部分(第3/4 頁)
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橙色作戰”也已經全面拉開,只要美國出現饑荒,那麼戰爭也會很快結束,有必要在這最後的時刻用上原子彈嗎?
科學家可沒有管這麼多,當時“盤古計劃”的科學家利用首相的支援,不但在加緊做好原子彈轟炸的準備工作,還積極的展開了另外一項研究工作。
原子彈產生巨大威力的基本原理是重核在裂變的時候會損失質量,而質量將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可是在第一次實驗爆炸之後,科學家們發現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裂變對核材料的利用效率相當低。當時20公斤的鈾235實際上只損失了不到1克的質量,也就是說,核材料的利用率不到兩萬分之一。這是核裂變的一個天生的缺陷,畢竟重核在裂變成輕核的時候,損失質量只佔到了原子核質量的很小一部分。那麼,有沒有別的辦法來提高核材料的利用效率呢?科學家們想到了另外一條途徑,那就是核聚變!
核聚變的作用原理與核裂變一樣,也是利用物質的原子核在發生變化的時候損失質量產生能量,只是其作用方式完全相反,核裂變是重核裂變為輕核而損失質量,而核聚變是輕核聚變為重核而損失質量。當時理論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突破,證明氫院子的同位素氘與氚都會在聚變的時候釋放出核能,而且其釋放核能的能力是裂變的千倍以上!
實際上,在研究原子彈的時候,科學家們就已經注意到核聚變時釋放出的能量要大得多,只是在經過了理論計算之後,科學家們不得不暫時放棄了核聚變方面的研究,原因只有一個,要使輕核聚變成重核,需要上億度的高溫,而當時是沒有任何人為手段可以達到這麼高的溫度的。也就是說,不可能透過人工的辦法實現核聚變。
原子彈爆炸成功之後,科學家們找到了火種,透過測試,原子彈爆點的溫度完全可以引發核聚變。也就是在第一次核實驗裝置爆炸之後,就有科學家提出,用原子彈作為雷管,引發核聚變,製造出一種威力更大的炸彈來。
當然,要製造出氫彈(這是後來的稱呼),絕不是理論計算那麼簡單的事情。當研究深入下去的時候,很多問題就逐漸暴露了出來。不說別的,氘與氚都是氣體,而氣體的密度是相當小的,而要提高密度,就要設法將氘與氚變成固體,而這就需要零下200多攝氏度的超低溫,而當時是沒有辦法長期保持這種低溫的,因此,要製造出氫彈,在沒有取得技術突破,或者是找到別的辦法之前,那不比登天容易多少。
對科學家來說,最缺的實際上還是經費的問題。“盤古計劃”的目的就是要製造出原子彈,而且當時還沒有第二個國家制造出了原子彈,因此當原子彈試爆成功後,帝國就不會繼續為“盤古計劃”投入資金了,科學家也就沒有辦法繼續開發出威力更大的氫彈。也正是如此,當時很多科學家就借用“盤古計劃”還沒有正式終止的機會,開始著手進行了氫彈的研究工作。
最主要的問題是,首相當時沒有決定是否使用原子彈,可以說,使用原子彈本身不止是軍事問題,還是政治,外交,甚至涉及到了道義問題。如果可以不使用原子彈就擊敗美國的話,那麼為什麼要使用呢?可以說,薛希嶽的猶豫也是有道理的。只是有一個問題,當時初了薛希嶽之外,幾乎所有參與了“盤古計劃”的人員都想知道原子彈在戰爭中的實際威力。也就在這個時候,一封由200多名“盤古計劃”的主要推動者聯名的信件送到了薛希嶽的辦公桌上。
第十四章 死神的慫恿
戰後,關於唐帝國有沒有必要在最後關頭用上原子彈,以及當時薛希嶽為什麼要決定使用原子彈成為了整個大戰期間最具有爭議性的問題。可以說,唐帝國有一萬個理由可以不使用原子彈,可問題是,這一萬個反對理由,也許還不如一個支援理由更有說服力,那就是,投入了數百億的“盤古計劃”就只是為了一次實驗嗎?
實際上,在當時帝國內部,關於是否使用原子彈的分歧也是相當巨大的。不說別的,之前極力主張帝國研製原子彈的科學家就分成了兩派,一派堅決支援用原子彈,而另外一派則堅決反對使用原子彈。
當時反對使用原子彈的主要就是帝國理論物理學的知名泰斗。當初,這些人幾乎都簽署了聯名信,支援啟動“盤古計劃”,研製原子彈,可是在實驗爆炸成功之後,幾乎都轉為反對使用原子彈。而這些科學家有幾個重要的共同特點,一是都集中核物理的理論研究,大部分理論都是由他們提出,或者是奠基的。二是都沒有參加“盤古計劃”的工程階段工作,也就是沒有直接參與“盤古計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