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3/4 頁)
和他們混得還算熟悉,也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楊蘊秋樂見其成,眼下這個古代社會,封建制度還不知道要持續個幾百年,皇帝是最高統治者,無論學生想做什麼,皇是一定要抱的金,打好關係,絕對是最正確的選擇。
顯見,書院的那幫學生們,也都不笨,怎麼和皇帝拉關係拉得更自然,他們個個都清楚的很。
第一百七十一章
這曰,吳宓照例到學校食堂吃飯,正吃著,崔懷信衝到楊蘊秋面前,恭恭敬敬地行禮,直接就問道:“先生,我朝世家勢力龐大,且入朝為官者多為世家,不必納稅,隱戶越來越多,稅收越發稀少,軍費也漸漸開始供應不足,敢問先生,可有解決良策?”
吳宓瞬間抬頭。
楊蘊秋一挑眉,失笑:“先自己去想,我教你們讀書,是為了你們能敲開朝堂的大門,這種事,你們不自己想出來,老師又教有什麼用?”
吳宓頓時很失望。
崔懷信卻是個認真的,果然認認真真地把自己的分析,還有自己想的解決辦法,都列了出來,甚至還寫出了朝廷應該‘官紳一體納糧’的建議來,當然,叫法不一樣,反正就是削減朝廷官員特權的手段,雖然稚嫩,已經頗有想法。
楊蘊秋對這事兒也不能不管,直接把人叫到眼前,並不訓斥,反而肯定:“懷信,你的主意很不錯,的確管用,只是,你要考慮考慮現實,我問你,如果真讓你在全國推行,你做得到嗎?這樣吧,從現在開始,活動課咱們玩個遊戲,你作為朝廷派遣的專門官員,推行你想出來的政策,你的其他同學,則是朝廷官員,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反對你,或者支援你,看看你究竟能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辦事。要考慮全面。”
崔懷信皺了皺眉,卻還是咬牙,信心滿滿地去做。
小皇帝吳宓也很興奮。
楊蘊秋只笑著看他們玩。
結果,理所當然,崔懷信發現他想做的事兒並非那麼容易,越推演,越覺得困難。
他們都養成習慣了,每次活動,都是先調查了真正的情況,按照真實的情況進行推演,這事兒,越琢磨,越不容易。
一個月後,崔懷信沮喪地跑到楊蘊秋面前,把自己寫的東西給要了回去。
“先生,不行的,朝廷官員都是世家大族出身,自己的田產眾多,怎麼肯納稅?無論什麼政策,都是要他們執行,對他們不利的政策,又怎麼推行的開?”
事實上,吳宓比這孩子還失望,只是他心裡更清楚,此事不可行。
楊蘊秋失笑:“行了,別耷拉著腦袋,其實只要想做,也不是做不成,只是要一步步地來,不可著急,你先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以後有了能力,再慢慢想怎麼解決問題。”
伸手拍了拍自家學生的肩膀,“其實,你不是一直希望寒門子弟能有個公平的進入朝堂的機會?現在該最先做的,豈不應該是這個?你想想,選官考核其實就是一項德政,只是範圍還是太窄了些,不夠公平,能不能讓它變得更公平些?要是你想解決這些問題,先得把自己的學問學踏實,步入朝堂之後,才能有機會。”
崔懷信重重點頭,老老實實回去讀書。
書院裡一派和諧,隨著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自家學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不少人拿到他們的文章拜讀,學生們的名聲,自然是逐漸大了,雖說規模還太小,卻頗有些和四大書院相提並論的意思在。
以前逼著自家孩子從書院退學的那些家長,一個個的也是萬分後悔。
一開始還有好些人抹不開臉,覺得自家孩子上別的書院也一樣,結果過了一陣子,眼看著書院的學生們名頭曰盛,甚至連很多大儒名士都對其讚不絕口,更不用說,他們這才知道,原來皇帝竟時常在書院中出沒……
這事兒其實以前就是公開的秘密,不過學校裡校規森嚴,學生們在家也不會多說,家長們到不怎麼清楚此事。
能和皇帝關係親近些,這簡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奇遇。
這下子家長們哪裡還呆得住,沒多長時間,那些學生就個個要求返校,按照家長們的說法,提高學費沒問題,多出贊助沒問題,別管怎樣,只要讓孩子回去,讓他們幹什麼都行。
另外兩個先生不怎麼高興,畢竟,如果讓學生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未免太掉價兒了。
楊蘊秋到沒覺得如何,他向來看得開,不會把小小的冒犯太過放在心上,家長愛惜自家孩子的心情,任誰都可以理解。
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