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極高,影響極小〃,成為教義的裝飾。這樣就避免了大民族之間的鬥爭。因此,這套種族法案的核心內容,就是徹底剝奪白人的社會地位,消除其對真理教統治的威脅。幾個世紀以來,白人社會里對科學文明的懷疑和反動,終於結出了最為奇特的果實。
至於中間種族是否能接受這套種族法案,卡里姆昌德曾十分有把握地對親信說,人都是願意看到別人遭難的,他們可以一邊表示同情,一邊心安理得地拿走本屬於弱者的東西。〃此話不載於真理教正史,但卻在教會上層中代代流傳。
但是,要實施這套民族法案,以及將卡里姆昌德其它〃思想成果〃確立為教法,還需要有權力基礎。對政壇遊戲卡里姆昌德並不陌生。歷經無數次文鬥、武鬥、內鬥、外鬥之後,卡里姆昌德終於在真理紀元101年成為真理教第五代教主。種族法案得以實施。當時,真理教內部尚有一些白人高官,因為真理教最初便是在那些白人國家取得政權的。但一個世紀下來,由於教會外部不停地發生白人反叛鬥爭,白人教士在教會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中便深處下風。儘管如此,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白人教士還是發動了反抗種族法案的戰爭,是為真理教史上第一次內戰。內戰以卡里姆昌德大獲全勝而告終。
不久,失勢的白人教士乾脆轉為教會的對立面,在外部發動了抵抗運動,並又一次釀成世界大戰。真理教史稱〃伏魔聖戰〃。真理教的千年歷史上,共發生了四次世界規模的外戰和七次世界規模的內戰,卡里姆昌德本人就參與了兩次。但一次又一次抵抗反而堅定了卡里姆昌德推行種族法案的決心。為了打散白人原有的社會結構,教會在已經倒退為農業社會的世界上剝奪白人的土地,卡里姆昌德在戰爭期間和戰爭結束後,進行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強制性移民運動。將歐洲白人遷出他們世代居住的家園,遷至指定的移民地區,強制他們生活在貧瘠的土地上和其他種族的監視中。同時將其他種性的民族遷入歐洲。此次移民活動歷時二十年,期間反抗無數,民族衝突此起彼伏。卡里姆昌德一概以武力解決這些問題。
兩次戰爭和大規模移民共造成六千七百萬人的死亡,其中,在人類文明史上寫下無數輝煌篇章的猶太民族因被指責為〃魔鬼種族〃,飽受迫害和殺戮,於真理紀元200年左右滅絕殆盡。從此,白種人開始了長達八百多年的〃賤民〃生活。不過,這個〃成績〃與教祖麻原章晃相比仍顯遜色:單是一場〃朝陽聖戰〃,全世界就有一億七千萬生靈化為灰燼。
真理紀元130年,卡里姆昌德著令自己的忠實信徒葉吉里亞制定了〃教會通用語〃,俗稱〃真理語〃。葉吉里亞根據卡里姆昌德的要求,遍訪全球,終於在南島語系(注①)中找到了一種當時僅為數千人使用的,瀕於死亡的語言作為〃教會通用語〃的藍本語言。這種語言的奇妙之處,在於因為長期處於封閉狀態,其中沒有任何表達科學技術的詞彙。葉吉里亞為這種語言制定了有三十一個字母的文字型系。卡里姆昌德又著令教會內部的大量御用學者將《朝陽啟信錄》譯成〃教會通用語〃,並規定,對該語言的掌握水平為教徒在晉升教階時的必考科目。同時,禁止歐洲白人使用自己的文字,以便使存在於這些文字型系中的大量科技術語因無法流傳而自然消失。由於卡里姆昌德死去,繼位為第六代教主的葉吉里亞最終成為《語言法案》的實施者。(注②)
真理紀元135年,在位34年的第五代真理教主卡里姆昌德無疾而終。死後被真理教徒尊稱為〃亞聖〃。後來,真理教會根據實際〃貢獻〃,將麻原章晃諡為〃世界新秩序的開創者〃,將卡里姆昌德諡為〃世界新秩序的完成者〃。
第一章
第二節
在真理教的世界體制下,教區是最基本的行政區劃。分為大、中、小三級,對應著此前國家、省、市縣的行政區劃。只不過此時已經是真理教的一統天下。劃分教區要考慮土地、資源、民族分佈等諸多因素,所以教區的數量和大小經常發生變動。在真理紀元998年這一年,全世界共劃有四十六個大教區。教區的行政長官依照大、中、小的分別被稱為總督、執政官和區長。另有一名首席大教士,作為該教區的精神領袖,管理該教區的宗教事務。大教士的地位高過總督,但不理俗務,負責監視政軍各界人員的思想。大教士們直接對身處首都聖城的真理教主負責。而各地總督則對聖城的行政院負責。行政院長再從真理教主那裡獲得自己的權威。
除了直屬教會的大教區外,真理教還允許世界上存在一些民族國家。這些民族國家所在地區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