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3/4 頁)
完,幾個老人開始張羅著要個修祠堂。
修祠堂的事兒不能一蹴而就,只能慢慢的來。
張倩放學剛回家聽說了這事兒,一個勁兒的抱怨當時沒在現場,說有時間一定要過去看看,最好拍幾張照片。
“有啥好看的,什麼東西都沒有挖出來,就挖了半片銅鏡,還鏽得不像樣子。”劉軍浩打消了她這個念頭。
其實關於劉家先祖的事兒也就是熱鬧幾天而已,過後除了老一輩的人很少再有人提起。
日子還是照常過,張倩趁著有空閒,特意跑到劉五奶家裡學曬地瓜幹。她準備的很齊全,特意帶上本子記錄步驟。
將所有的步驟弄清楚,她開始興致勃勃的在自家實驗。
張倩忙上忙下,劉軍浩自然不會閒著,他早早的撿了不少個較小的甜紅薯洗淨下鍋。按老婆的說法,只有嫩紅薯才能熬出糖稀,這樣做出的地瓜幹好吃。
劉軍浩自然不相信,這和她那小侄子鬧出的笑話一樣。
上次小澤宇過來的時候,劉軍浩給當時給他遞了一個大紅薯,哪知道這傢伙卻不滿意,非要拿個小的,大塊頭的給了建輝。
原本以為是懂得孔融讓梨呢,誰知道小傢伙來了一句:“大的老了,不好吃。”當時差點沒讓一眾人笑噴。
不過小紅薯也有好處,很容易煮熟。劉軍浩這邊約莫著火候,張倩則看著時間。
一鍋紅薯蒸下來費了一個多小時,鍋裡的水都快熬幹了。
原想著張倩是生手,這紅薯肯定熬不出糖稀。沒想到效果很好,那紅薯皮兒薄的有點透明,可以清晰的感覺到裡邊煮的出水了。
劉軍浩用筷子夾了一個放在老婆碗中,然後自己也弄了一個,強忍著燙嘴的熱意塞入口中,頓時粘滑的紅薯糖稀帶著滾燙竄進口中,滿嘴香甜。
根本不用牙齒嚼,只要用舌頭舔舐幾下,那絲絲甘甜已經鑽入腹肺,果然很有吃頭。
一個紅薯吃完,劉軍浩覺得胃裡邊全是蜜意,渾身的汗毛孔都舒張開來。
他砸了咂嘴,又從鍋裡撈了一個。
“咋樣,我就說多花點功夫值得吧?”張倩看他吃的這麼香,也很有成就感。
“嗯,自己吃當然值得,不過你不會想天天都這麼做吧?這半鍋紅薯咱們花了快兩個小時。後院還堆了幾千斤呢。”
劉軍浩隨口一說,老婆立馬沮喪起來。
這樣做出的地瓜幹是好吃,可是太費事了點。照眼前這方法做下去,估計一天時間還弄不完呢。
等紅薯放涼,劉軍浩又放在案板上挨個剝皮兒切條。
趁著天氣好,再把紅薯放在簸箕內晾曬。為了防止蒼蠅,特意在上邊罩了一層窗紗。
到這一步,地瓜乾的製作算是進行的一大半,下邊要做的就是偶爾翻翻地瓜幹,換換位置,讓每一個都充分享受陽光的滋潤。地瓜幹晾曬時間必須掌握好,曬的時間太短,水分沒蒸發完,儲存時很容易發黴。時間過長,曬出的地瓜幹變得很硬,口感會很差。
晾曬完還要上霜,就是將地瓜幹放入罈子中密封半個月。紅薯表面會自然長出一層乳白色的霜氣,這霜氣是裡邊溢位來的糖稀。
張倩連蒸了兩鍋紅薯之後沒了精神,再也不提賣地瓜乾的豪言壯語。
至於樓上曬得這些,全部交給劉軍浩處理,說是留下自家吃。
劉軍浩在樓上翻騰了半天地瓜幹,看一切安好,才回屋歇息。
剛上了一會兒網,電話響了。
他開始還沒聽出來人的聲音,直到人家做了個自我介紹後才回想起來:是上次王醫生介紹的客戶,名字叫馬軍,在市裡邊開飯店,當時人家還給過他一張名片呢。
“劉老闆呀,告訴你一個好訊息……”寒暄完,馬軍開始說起正事兒,“上次從你那裡買了幾斤黃鱔招待客人,客人吃過之後非常滿意。我們後來找水產部門的朋友鑑定了一下,發現你這黃鱔……”
說一半,這貨突然停頓。
“我這黃鱔怎麼了?”劉軍浩緊跟著追問了一句。他倒不害擔心黃鱔吃過後有什麼副作用,畢竟自己吃了這麼久,身體一點毛病沒有,反倒越來越棒。
他所擔心的是搞水產的人研究出異常的東西,到時候引起轟動,那自己的石鎖可能就會暴露。
這與他期待的安逸生活相違背,他現在一直堅持低調做人,低調做事兒,低調掙錢……
“鑑定結果是你這黃鱔雖然是家養,但是卻最大可能的保持了野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