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2/4 頁)
咳咳……我也是隨便說說,隨便說說”二麻子一想可不是,不管這井裡有什麼,那都是正兒八經老祖宗留下的東西,要是真賣了的話,回村裡肯定被人指脊樑溝子。
“那……這井咱們還挖不?”劉啟華的聲音弱弱的問道,他現在也沒了挖寶的心思。
“先這樣,小浩,你趕緊回村通知廣聚過來看看。還有老一輩的人也叫過來,等大家商量出個章程再說……”
這事兒在別人眼中是小題大做,可是放在老年人眼中,那絕對是天大的事兒。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一章 低調生活
第二百二十一章 低調生活
劉軍浩不敢耽擱,立刻騎馬趕回村裡,他幾乎是挨家挨戶的通知。
劉家溝沒有雜姓,這事兒可以說是全村人的事兒。當然他在村裡通知完,也順便給趙教授說了一聲,讓兩個老爺子跟上去看看。
事情遠比他想象的大,聽說河邊挖到了先人的東西后,村裡所有的閒人都趕了過去,平時開會都沒有這麼齊過。
等劉軍浩再湊過去的時候,根本擠不到跟前了,只能遠遠地騎在馬背上瞧。隱約可以聽到劉五爺在那裡開講:“以前聽老一輩人說咱們村最早就是建在河灘上的,後來大河經常發水,村子一連淹了好幾次才改到現在的地方。據說這附近還有一個大石碑,上邊寫的是咱們劉家溝老祖宗劉二娃的事兒,以前還有族譜呢,那上邊記載的也有,可惜六幾年的時候破四舊給燒了……”
還真有族譜呀,劉軍浩也聽得一愣一愣,話說他一直以為劉家溝那些輩分什麼的只是用口述方式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呢。可惜早燒了,現在沒有機會再看到。
說實話,年輕一輩中沒多少。人想聽劉五爺講古,劉二娃雖說是先人,但也隔了二十多代,那點感情早淡了。
大部分人都想著趕緊挖開石板。瞧瞧,井裡邊到底有什麼好東西。
老人們挨個確認後,大家一致。同意挖開水井看看。當然這次比剛才隆重多了,開挖之前先燒黃紙祭祖。
劉家溝所有的在場的男人按照輩分大小,排成幾。路橫隊,然後由輩分最高的人帶領下磕頭。
“整的跟真的似地,純粹是迷信。小浩,你說是不是?”旁。邊的劉軍良低聲湊過來說道。
劉軍浩還沒搭話,前面劉軍良的老子劉老三已。經一個脆生生的栗子打在他腦袋上了:“你小子,不準胡說八道……”
這傢伙立馬老實起來,低眉順眼的跟在後邊磕頭。
其實劉軍良的。話代表了大多數年輕人的想法,都覺得這祖先的事兒隔得太遠,扳著指頭算算,有大幾百年。
再說了祖上的墳早已經被洪水衝的找不到了,現在對著一塊大石板嗑什麼頭,石頭又不是先人。不過有劉軍良的例子在先,這會兒也沒有人敢說提出異議。
磕完頭,又挨個上香,不一會兒,那香爐碗裡插得滿滿的。
等所有程式走完,劉廣聚才叫上幾個年輕的小夥子動手抬大石板,這次劉軍浩也上前幫忙。
大石板掀開後,人們都覺得失望,古井早已經倒塌,井口除了一大堆青磚汙泥外,實在看不出別的東西。
想想也是,那井廢棄了幾百年的時間,也算是滄海桑田,能保持這樣算是很不錯了。
老人們再次上前檢視後,他們繼續開挖。一塊塊厚重的馬武磚被搬了出來,井下的空間漸漸的擴大。不過隨著空間的延伸,人們的失望也越來越大,先祖並沒有在井裡給後人留下什麼好東西。
“你們看這是個啥?”這時,劉啟華突然發現泥土中一個青色的東西。
聽他這麼一叫,大家來了精神,都湊到大坑邊沿觀看。
等這東西出土,又沒了興致。只不過是半塊鏽的看不出樣子的爛銅片而已,在老人們手中傳閱了一遍,就被扔到地上。
“我看看……”王老爺子是個懂行的人,他湊到跟前瞧了幾眼說道:“這應該是古代的荷葉邊銅鏡。以前人們用這種鏡子梳頭的。”
聽說是銅鏡,幾個老人趕忙又把它擺在桌子上供起來……這很有可能是祖上用過的。
接著挖出不少打碎的罈罈罐罐,王老爺子的推測是打井水的東西。不過這些爛壇罐做工非常粗糙,和樹林旁廢窯裡的沒什麼區別,也沒有啥收藏價值。
忙乎半天,除了那半片銅鏡,啥有價值的東西也沒挖出來。眾人不甘心,又四處搜尋了一遍,結果並沒有發現劉五爺說的石碑。
不過這事兒算是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