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周窩在張啟山的懷裡,她聽著他沉穩的呼吸和心跳,心裡卻明白,他一定沒睡。
她也睡不著。
也不知道是大陣的影響還是因為去的是張啟山本家的影響了。
但是她沒有叫他。
這樣正好。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知道自己不僅改了三叔的劇情,甚至摻雜了盜版(老九門短篇集)裡面的劇情。這不是三叔寫的。
希望看文的原著向讀者諒解。
愛你們!
☆、八十八
大雪雖然鋪天蓋地,但是奇怪的是,再往前走上兩裡多一點,天氣竟然漸漸轉溫。
“佛爺,就是這樣,我們才發現了這塊地界的不同。”
又是昨天的那位大漢,他今天也少穿了些許,看得出一張國字臉,濃眉大眼的,只是眼角到面頰處有一道疤,嚴肅起來的時候,驀地有幾分兇橫。他帶著一隊人,跟在張啟山身後。
張啟山正背手站在一處山崖上,望著底下如舊的森林,目光沉沉的。
見他沒有說話,身後的大漢接道,“只是不知怎麼回事,以前這個地方沒什麼奇怪的,上次有個兄弟誤打誤撞的掉了下去,不知道怎麼就找到了舊宅。”
“然後呢。”他抬手摩挲著手中的戒指,淡淡的問。
“我們試過很多遍,只有在正午的時候跳下去,走很多亂七八糟的歪路,才能看的著。但是至今還沒有兄弟進去接近過。”說著,他心裡也納悶,自己明明彙報了這些情況,佛爺怎麼現在還問不說,還一大早上就來了。
還有,當時彙報的說是幻境不一定真的是祖宅,佛爺親自就來了不怕白跑一趟麼。
想著,突然見遠處的樹林子裡一片搖曳,大片大片的雪花降落。一個黑色的身影踏雪飛奔!她手裡拿著一把藏青色的長劍,一下子插到崖壁上,猛地一躍!她彎腰拔劍又是幾步飛簷走壁的跳躍著,踏著曼妙的步法撩著滿地風雪而來!
是在佛爺身邊那個來無影去無蹤的女子。大漢腦海中浮現出這句話。
張啟山彎身拉住了她的手,把人給帶了過來。
她一上來,便隨手挽了一個劍花,因著在這冰天雪地裡她沒什麼冷感,所以早早就來探路摸陣了。
“如何。”
張啟山發現她眼底難掩的興奮,整個人都躍躍欲試的,不由問道。
“你可知,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寫了什麼。”她傲嬌的揚著小臉,一副“什麼都被我看穿了快來誇獎我呀”的小表情。
張啟山早就習慣她這副表情了,見她不依不饒,只好垂頭無奈看著她,“是,阿嬌最厲害。”
蘇周依舊揚著下巴,這回她受用的眯了眯眼,道,“陶淵明其人,明面是個隱士,但是他不是一般的隱士。”
“為了創造他理想的世界,他開篇世外桃源,深研陣法。”
“在當世,是不可多得的陣法大師。”
“去掉《桃花源記》的一些修飾詞,隱約可以窺見陶淵明對桃花源的設計之心。”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這個陣……”她手中拿劍,劍尖直指下面的林子,“只在七百年間。”
張啟山順著她的目光看去,注意到她眼底熠熠閃爍的光芒,怕是滿地白雪不及一分。
而他身後的兵聽的一頭霧水,他明顯是不相信這些,“姑娘莫不是說,這是陶淵明佈下的……陣!?”
蘇週迴過頭看了他一眼,大漢一怔,前頭他沒正眼見過蘇周,竟沒想她這麼年輕。
“不是,”蘇周把劍收了回來,“陶淵明是東晉時期的人,距今一千七百年左右。而且陣法最鼎盛的時期,分明在戰國。張家作為一個傳承了那麼久的家族,大陣的年歲為什麼不在戰國左右。”
“遭受重創。”
張啟山不假思索,淡淡道。
“沒錯,”蘇周遞給他一個贊同的眼神,“時間倒退七百年,一次重創,讓護山大陣全破,不得已,他們才用了陶淵明的陣法,六步桃源陣。”
“陶淵明陣法意在避世,他有一個極大的弊端,陶淵明想創造的是一個大同世界,這個陣,有潛移默化的精神影響。讓人變得安居樂業,無慾無求。沒有哪個家族,會傻到用這個大陣,哪怕它的避世功能十分好。”
張啟山看著遠方皚皚的白雪,眸色深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