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恪沒辦法只好說道:“如果我估算沒錯的話,阿爹估計要分封諸王了,你年紀也不小,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也已經受封,你……你最近乖一點,回頭我也能跟阿爹求求情啊。”
李愔還沒來得及為能夠受封這件事高興,就發現自己最怕的事情來了——在去給李世民和長孫皇后請安的時候,長孫皇后直接說道:“聖人,三郎年紀漸長,王府事宜是不是也該著手準備了?”
李世民最近新添了兩個兒子,心情正好,眼見著最器重的兩個兒子也逐漸長大成人,聽長孫皇后這樣說也沒有反對直接說道:“好。”
李恪聽了之後起身行禮:“多謝阿爹孃子關愛。”
終於能搬出宮了!只要出去,哪怕不是得到絕對的自由,也不至於每天在這宮裡跟坐牢一樣。李恪難得的顯出一副興奮模樣,李世民會心一笑大手一揮:“聽聞你同河東縣公交好,王府就選在縣公府旁吧。”
李恪:……
第44章
對於要跟裴瑄做鄰居這件事情,李恪雖然覺得有些意外,卻也沒什麼牴觸情緒,整個長安城內的中心地段就那麼點,當初李淵寵信裴寂,裴寂被封為魏國公,房子的地理位置自然也是城中最好的,後來這棟房子又給了裴瑄,李恪搬出去哪怕不是跟裴瑄做鄰居也會距離他很近的。
只不過,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想要建王府,自然就要將原本住在那裡的百姓給遷走,然後在遷走了幾家百姓之後,都料匠一算,壞了,地方不夠!而在旁邊那也是個國公府——那是陳國公侯君集的府邸。
親王府邸自有制式,若是有哪裡出了問題,負責這部分的都料匠就等死吧,一時之間都料匠也汗如雨下,之前制式大致估算了一下,而現在得出準確資料之後其實差的也不算多,不過是橫向差了一尺左右,可就算是一尺下面的人也不敢輕易忽視,連忙給報了上去。
不過就算報了上去,戶部那邊也只會讓他們去想辦法,別說到後來這些都料匠還真想出了一些辦法——拆河東縣公家的圍牆!
當然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不過是因為在衡量了侯君集和裴瑄之間的能量之後,就打算在河東縣公身上下手了,當時他們想的是將河東縣公家的側門稍微改一下,畢竟只是一點點的尺寸差距算不上什麼。
只不過再丈量了河東縣公家的府邸之後,都料匠們慶幸自己真是運氣來了——河東縣公的府邸違制了!
若說違制也的確是有一點,不過是寬了兩尺而已,但那也是寬了啊,都料匠要拆裴瑄家的圍牆就特別的光明正大,對於他們而言這簡直就是瞌睡遞了個枕頭。
都料匠們都在慶幸,而知道了這件事的李恪心裡都快要罵娘了——他這特麼是要拉穩仇恨了啊。本來他跟裴瑄的關係就不算好,裴瑄對他的敵意他到現在都沒搞明白是來自於哪裡,現在新仇舊恨加在一起,他跟裴瑄大概是沒有和解的可能了。
李恪皺了皺眉,直接找來了負責他王府建造的都料匠廖先。廖先對於建造吳王府這件事是十分上心的,別看都是皇子,受寵和不受寵的待遇絕對不一樣。
廖先聽說吳王要見他,立馬將設計好的圖紙一卷麻溜的就過來拜見了。廖先曾經聽說過這位吳王殿下有些高冷,所以李恪連個笑容都沒給他,他也不在意,只是盡心盡責的將整個府邸的佈置跟李恪詳細敘述了一遍。
李恪看著那份圖紙不由得咋舌,上一次的時候他的王府建造的可沒這麼好,或者說,上次的王府只是一箇中規中矩的親王府而已,而這一次基本上是在不違制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奢華了。
李恪雖然想要刷李世民的好感度卻也不會跟自己過不去,反正沒有違制,豪華一點就豪華一點吧。
等廖先都說完之後,李恪才問道:“日前聽說,王府所建之地寬度不夠?”
都料匠馬上說道:“殿下放心,我等已經和河東縣公接觸,河東縣公已經同意拆除違制部分了。”
李恪卻抬手說道:“且慢,此事等我同阿爹商議之後再做決定,你們也不必著急,若是上面怪罪,就說是我的意思。”
廖先在聽李恪說要等一等的時候臉上就出現了為難的神色,而後聽到李恪不會讓他們背鍋瞬間就放心了。等離開太極宮的時候廖先心裡還想著:吳王並沒有那麼不近人情啊,雖然不愛說話也不愛笑,不過是個好人啊!
被髮了好人卡的李恪正在面對李愔的詢問。
李愔看著李恪抱著小狐在那裡給它慢條斯理的撕雞肉吃,心裡恨得牙癢癢卻還要表現出若無其事,甚至很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