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4 頁)
壞得不能再壞的西岐大公子便將剛剛腦中閃現而出的壞主意仔細地琢磨了一番,最後定下計策,將它交代給了行土孫。
話已暗示至此,想必,大家也都猜出了大公子是要行土孫去做什麼了吧?正是要行土孫去北燕偷光崇侯虎的寶庫!
☆、鳳鳴岐山(十)
作者有話要說:
伯邑考吩咐完行土孫,便去尋了那曠工頭子癸十八,將從冀州帶來的四箱北帝玄珠交給了癸十八。
連日施展法術築起高牆來抵禦北伯侯攻擊的癸十八,而今可是被折騰得不小,整個人都因為耗損過多而顯得消瘦不已,一雙眼睛都凹下下去,泛著青黑。
事前江一春便料到這崇侯虎會乘亂襲擊昌州,一早就運送了一批北冥玄珠給癸十八,並讓他帶領昌州的百姓抵禦一切外敵來襲,務必保住鐵礦礦坑的秘密。
雖然癸十八是一個奴隸,但在礦場的幾次坍塌中著實救了好多昌州百姓,大家對他十分感激,覺得身負法術之能的癸十八日後一定能夠一飛沖天,即便不能與伊尹這樣的大才相比,一向愛惜人才的江城主也絕不會虧待他的!
果然,這一次江一春便將守城的大任務交給了他,並且承諾只要他能將城池守住,日後便會讓他擺脫奴隸的身份,變成一個平民!
癸十八得了這份承諾,就如同得了十二萬分的精氣神,在城中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協助下,竟是真將昌州守住了,一直等到伯邑考的到來!
但是癸十八不過一個外行練氣士,比不得正經教派中出來的,而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他能夠將昌州堅守到現在完全是靠著江一春事前留下的北帝玄珠。
彷彿江一春計算好的一般,等到伯邑考來時,癸十八的北帝玄珠剛剛巧消耗完畢。眼看靠著最後一點精力築造起來的土牆就要被北燕的軍隊推翻,癸十八可是著急不已,暗恨自己為什麼不將自己變得更強一些,否則現在也不會辜負了城主大人的重託!
在如此危機關頭,伯邑考帶著四箱北帝玄珠而來,可不叫癸十八與昌州的百姓感激不盡?因此輕易地取得了當地人的信任,不費吹灰之力就掌握了領導權。
伯邑考待問過癸十八得了這些北帝玄珠能夠支撐幾天後,心中略作計較便轉過頭來,又細細吩咐了一遍行土孫。那行土孫聽罷當即點點頭,轉身入了地中。
癸十八等人見到行土孫驚人鑽到土裡,皆是十分驚訝,而那行土孫卻並沒有立刻趕往北燕,而是尋到正緊貼在北燕下方邯鄲城外攻打的金甲處,將伯邑考命令自己的事情告訴了對方。
金甲略一思量後,便覺得這伯邑考而今變得太壞了,於是眯了眯眼,將這計劃略作修補,便叫行土孫去照辦。
原來那北伯侯崇侯虎是世人皆知的貪婪之才。伯邑考知他貪性,便定下計謀,要行土孫將北燕的寶庫分幾次搬去,料貪婪如崇侯虎一定會坐不住而揮師歸巢,去保護自家的寶庫。
這本是好計卻有疏漏,金甲只覺若真這般辦了反而會助漲崇侯虎對昌州的記恨,加劇對昌州的攻勢——那崇侯虎雖然貪婪,卻不是一個全無大腦的人,若只有他一家被盜取,自然會聯想到盜取之人極可能是昌州派來,被盜的財寶不是在昌州便是在冀州,如此一來哪裡還有放過昌州的可能?
所以,金甲便吩咐行土孫向申公豹借來乾坤袋後就先去其他諸侯家中盜寶——最好是北方的諸侯多盜一些。
不說行土孫得令而去;運用遁地之術盜取了多少寶物堆積得狗皇帝的私庫都滿得要將庫門撐破,卻說這一日昌州城外,正午時分;久攻不下的北燕大軍立即停下攻勢;紛紛跑回營帳拿取帶來的乾糧補充體力。那北伯侯崇侯虎在眾多小妾的侍奉下吃過了美食喝過了美酒;本是心情不錯;忽又想起那昌州真是一塊硬骨頭竟是怎麼也啃不下,頓時心情鬱郁。
再等一個探馬回來說是西岐大軍已經兵臨冀州了,那崇侯虎更是氣急!因他一直覺得冀州的財富就如昌州一般屬於他這個北伯侯,所以聽到周軍就快攻打下冀州;頓覺對方是一個強盜,不由得暗恨日後一定要西岐吃不了兜著走!
崇侯虎因冀州受困的訊息著實鬧得一肚子都是火氣,便衝出了營帳;想要再去看看昌州城門外高聳的城牆,彷彿只要自己多瞪兩眼它就會坍塌了一般!
卻不想竟是聽見幾個小諸侯在竊竊私語,說是近來出現了一個十分厲害的賊兒,專門盜取叛亂諸侯的傢俬,短短七八天內已經有不下二十戶人家的寶庫被這賊兒掏空了!
接著便又聽說就是北方也有好幾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