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兒子在,也不怕以後沒了依靠。
宋大山把東西送到了,和杜掌櫃打了招呼,也就要去買牛了。任憑杜掌櫃怎麼留他,也沒留住。最後,杜掌櫃給宋大山包了一隻燒雞一塊燒肉,還給宋小寶一些糕點,才放他們走。
而宋添財就趁著這個時間,把酒樓裡裡外外的看了個遍,心中也對這兒的酒樓的運作大致有了譜。也才發現,他忙來忙去,竟然連茶水糕點單子都沒做。果然,事情一多,他也就忙昏了。細細的看了掛在櫃檯上的一個個的小木牌,宋添財不得不承認,古人的智慧真是無窮的。
和杜掌櫃告了別,宋小寶手裡就多了個宋添金給在後廚買的大雞腿,用油紙包著。陳桂芝本來想收著帶回去再給宋小寶吃的,可宋大山和宋添財都是慣孩子的,瞧著宋小寶小眼睛盯著雞腿看,就直接讓宋小寶抱著啃。
宋小寶拿到雞腿卻沒有自己先吃,而是舉起了要給宋添財吃。小模樣還特別的認真,大有一副宋添財不吃,他也不吃的趨勢。宋添財假裝吃了一口,心中感嘆,這兒子真沒白疼。
陳桂枝和宋大山也被宋小寶挨個的遞了要給他們吃,兩老也都假意吃了一口,嘴角卻是笑的開了花,比吃了蜜還甜。宋添財因為不是獨一份了,心中醋了一下,不過,一想,自己兒子這麼孝順是自己教的好,復又偷樂了起來。
賣牛的在西街的菜市口前面一些,那兒的物價也比南街這邊便宜多了。所以,陳桂枝從南街逛到西街愣是沒買東西。好在宋小寶被雞腿給吸住引了注意力,埋頭啃著,倒是沒鬧著買東西。讓陳桂枝鬆了口氣,她這兒子什麼都好,就是花錢太大手大腳,還有個宋大山窮大方的在旁邊支應,要是孫子真看上什麼,她這個做奶奶的真不好攔著。
一到西街,宋添財就感到比南街熱鬧些。不過,這兒的行人穿著打扮明顯沒有南街的人體面。宋添財雖然記憶裡有這些畫面,可真接觸到還是覺得新奇,興致勃勃的看著各色鋪子。
宋小寶終於抬起頭,吃圓了肚子。油膩膩的小嘴很隨意的就在抱著他的宋添財身上蹭了蹭,給宋添財的肩膀上添了兩道油印子。陳桂枝忙找出帕子給宋小寶擦嘴擦手,她細細的看了看宋添財的臉色,像沒事人一樣,深深覺得自己的兒子自從劉採蓮走了之後,對著小寶算是疼到心坎上了。那麼愛乾淨的人,被小寶蹭了髒了也從來沒冷過臉,也真是長大了,知曉為人父的責任了。
宋小寶完全不覺得自己把他爹的衣裳做抹布的行為有任何不妥,他被宋添財抱著,終於騰出眼睛來看西街上的小玩意了。扇子、陀螺、泥人、臉譜,各色各樣,琳琅滿目的小攤子讓宋小寶眼睛都不夠看了。
指著其中的小泥人說道:“爹,泥娃娃。”小眼睛巴在上面就下不來了。
宋添財被宋小寶的小模樣萌的心都軟了;大手一揮;給他自己挑喜歡的泥人都買了。宋大山是宋家裡比較懂牛的人了,陳桂枝就讓宋添財和宋小寶在西街玩玩。自己跟著宋大山去買牛了,怕宋大山一個心軟做了冤大頭。
這也正和宋添財的心意,他主要是想看看現在都有那些吃食,心中有數,也能在茶攤子上有新意,能做出特色東西出來。
西街的食鋪大大小小有十幾家左右,從賣包子的到賣麵條的應有盡有。甚至連鴨血粉絲和蒸餃這樣的吃食也開了一家,傳聞是從京城那兒傳來的。讓宋添財囧了一下,同時也心血來潮的要了一碗來吃。
味道一般般,並沒有他在現代吃的好吃,最重要的是沒有辣椒醬,只放了幹辣椒在湯裡,辣味出不來。這湯也不是鴨湯,宋添財喝的倒是覺得是骨頭湯,粉絲也就幾筷子就沒了。不過,這倒給宋添財提過了想法,這粉絲湯做的快還方便,若是冬天來一碗,再放些辣,吃的渾身冒汗既暖了身子又飽了肚子,豈不是一道招牌菜。
所以,宋添財就有意無意的套店家的話,問這粉絲是從哪兒買的。那店家告訴宋添財,這粉絲是從泉州那兒過來的,要在那吳記雜貨鋪才有的賣。一斤粉絲得十二文錢,所以,這小店真不怎麼掙錢。
宋添財心中一動,粉絲不就是用紅薯粉做的嗎?他家沒種,可宋家村也有不少人家種的。兩文錢能買一籃子紅薯了,十二文錢一斤粉絲,若是自己做粉絲,雖然是小錢,可也能賺些不是。
爽快的付了八位錢,抱起宋小寶打算再逛逛,宋添財覺得還是得出來走走,才能發現商機啊。
☆、買牛
又逛了幾個食鋪;宋添財對於食鋪大致做什麼也都有了數。這兒不比現代,什麼都可以量產,就剛剛說的鴨血粉絲湯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