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67
45論 語 別 裁
面就接到這一節了。
《三國演義》的幕後功勞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為什麼中國文化提倡“仁、義、禮、智、信”?
“信”有什麼好處?為什麼教人建立“信”?因“信近於義”
,義者相宜也。 這“義”字上表現了中西文化的不同。 我們要注意“仁義”兩字,“仁”字,凡是博愛、慈愛都叫“仁”
,世界各國文化,都有“仁”的同義字;但中國的“義”字,英文、法文、德文,任何一國文字中都沒有同義的字。 只有中國文化中才有的。 這個“義”字,有兩個解釋,儒家孔門的解釋講:“義者宜也”。恰到好處謂之宜,就是禮的中和作用,如“時宜”就是這個意思。 另外一個解釋,就是墨子的精神——“俠義”
,所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中國人有這個性格,為朋友可以賣命,我們中國人這種性格,有時候比儒家的影響還要大,為了朋友,認為這條命該送給你,沒有關係,幫你的忙給了你,其他民族也有這種精神,可是沒有這種定義。 我們有這種文化,而且過去中下層社會普遍存在。 這很重要,尤其一個國家在變亂的時候更明顯,在抗戰期間就看到,老百姓為國家民族犧牲的精神,非常偉大,就是中國文化的表現。 有人說這是儒家孔孟思想影響的,並不
68
學 而 第 一55
盡然,其實是《三國演義》等等幾部小說教出來的。 所以中華民族能夠有忠義之氣,這是我們民族的特性,特別的長處,所以我們負責教育的,要留意這類問題。這裡“信近於義”的“義”
,與墨子的“義”字,有相同之處。 人為什麼守信?答應的話,一定做到。 所以我們歷史上有著名“季布一諾千金”的故事。《論語》中的子路也是這樣的人。“言可復也”
,守信的人,不可講空話,因為“言可復也”
,講了話必須恢復。 什麼是“恢復”?就是講了的話要“兌現”。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
禮貌的當中要恭敬。所謂恭,就是內心對事情的莊重認真,並不是看見人敬禮就是恭;雖然不敬禮,當朋友有困難的時候,那種無限關心的神態,不說出來就知道。 所以人恭敬不恭敬,表面態度雖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事。 因此恭敬就是禮。 人與人為什麼要恭敬?
“遠恥辱也”
,免得招來無謂的恥辱。“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因就是動機,中國文化:親親、仁民、愛物。“因不失其親”
,意思是人絕對無私是做不到的。(這個問題,將來會討論到,中國文化中兩個觀念是由道家出來的,一個是大公無私,一個是絕對自私,兩種極端思想,對我們而言都做不到的。 而儒家則主張有限的自私。)舉個例子,如果大家沒有衣服穿,我弄到了一件,先給我的父親穿,父親穿了給我穿,等自己多一件時,再給別人穿。 助人的心行,由近而遠,漸漸擴及他人。“亦可宗”
,像這個樣子,也可以宗仰。這些都是講做學問的態度。 然後再引用孔子的話:
69
65論 語 別 裁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說明學問的道理,並不是只讀死書,而是注重現實人生中的作人處世。 孔子說生活不要太奢侈,“食無求飽”
,尤其在艱難困苦中,不要有過分的、滿足奢侈的要求。 與《鄉黨篇》孔子自己生活的態度、作人的標準是相通的。“居無求安”
,住的地方,只要適當,能安貧樂道,不要貪求過分的安逸,貪求過分的享受。 這兩句話的意義,是不求物質生活的享受,而重視精神生命的昇華。“敏於事而慎於言”
,包括了一切責任、一切應該做的事,要敏捷——馬上做。“慎於言”
,不能亂說話。“就有道而正焉”
,這個“道”就是指學問、修養。 那麼哪裡叫“有道”呢?古人的書本,書本上就是“有道”
,從書本上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這個樣子就叫作好學。可見《學而》一篇,並不是說讀書就是學問,前後好幾處,都是這樣證明的。
多才多藝的子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