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1/4 頁)
,沒有氣節!
419
604論 語 別 裁
看歷史都知道馮道是這樣一個人,也可以說馮道是讀書人中非常混蛋的。我讀了歷史以後,由人生的經驗,再加以體會,我覺得這個人太奇怪。 如果說太平時代,這個人能夠在政治風浪中屹立不搖,倒還不足為奇。 但是,在那麼一個大變亂的八十餘年中,他能始終不倒,這確實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第一點,可以想見此人,至少做到不貪汙,使人家無法攻擊他;而且其他的品格行為方面,也一定是爐火純青,以致無懈可擊。古今中外的政治總是非常現實的,政治圈中的是非紛爭也總是不可避免的。 可是當時沒有一個人攻擊他。 如從這一個角度來看他,可太不簡單。 而且最後活到那麼大年紀,自稱“長樂老人”
,牛真吹大了。歷史上只有兩個人敢這麼吹牛,其中一個是當皇帝的——清朝的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
,做了六十幾年皇帝,活到八十幾歲死,樣樣都好,所以自稱人生已經十全了。 做人臣的只有馮道,自稱“長樂老人”
,這個老人真不簡單。 後來儒家罵他喪盡氣節,站在這個角度看,的確是軟骨頭。 但從另一角度來看,歷史上、社會上,凡是被人攻擊的,歸納起來,不外財、色兩類,馮道這個人大概這兩種毛病都沒有。 他的文字著作非常少,幾乎可以說沒有什麼東西留下來,他的文學好不好不知道。 後來慢慢找,在別的地方找到他幾首詩,其中有幾首很好的,像:天道窮達皆由命,何勞發嘆聲。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 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420
泰 伯 第 八704
偶作莫為危時便愴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須知海嶽歸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 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北使還京作去年今日奉皇華,只為朝廷不為家。 殿上一杯天子泣,門前雙節國人嗟。 龍荒冬往時時雪,兔苑春歸處處花。 上下一行如骨肉,幾人身死掩風沙。像他“偶作”
中的最後兩句,就是說自己只要心地好,站得正,思想行為光明磊落,那麼“狼虎叢中也立身”
,就是在一群野獸當中,也可以屹然而立,不怕被野獸吃掉。 我看到這裡,覺得馮道這個人,的確有常人不及之處。 儘管許多人如歐陽修等,批評他誰當皇帝來找他,他都出來。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個人有他的了不起處。 在五代這八十年大亂中,他對於儲存文化、保留國家的元氣,都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為了顧全大局,背上千秋不忠的罪名。 由他的著作上看起來,他當時的觀念是:向誰去盡忠?這些傢伙都是外國人,打到中國來,各個當會兒皇帝,要向他們去盡忠?那才不幹哩!我是中國人啊!所以他說“狼虎叢中也立身”
,他並沒有把五代時的那些皇帝當皇帝,他對那些皇帝們視如虎狼。再看他的一生,可以說是清廉、嚴肅、淳厚,度量當然也很寬宏,能夠包涵仇人,能夠感化了仇人。 所以後來我同少數幾個朋友,談到歷史哲學的時候,我說這個人的立身修養,值得注意。 從另外一面看他政治上的態度,作人的態度,並不算壞。幾十年後文化之所以儲存,在我認為他有相當的功勞。
421
804論 語 別 裁
不過在歷史上,他受到沒有氣節的千古罵名。 所以講這一件事,可見人有許多隱情,蓋棺不能論定。 說到這裡,我們要注意,今天我們是關起門來討論學問,可絕不能學馮道。 老實說,後世的人要學馮道也學不到,因為沒有他的學養,也沒有他的氣節。 且看他能包容敵人、感化敵人,可見他幾乎沒有發過脾氣。 有些笨人,一生也沒有脾氣,但那不是修養,是他不敢發脾氣。 馮道能夠在如此大風大浪中站得住,實在是值得研究的。這是講歷史上比較大的事。我們看社會上許多小人物,一旦死了,他這一生到底是好人,或者是壞人,我們到殯儀館中去仔細推詳看,也很難斷定。所以曾子特別提出來,一輩子作人都“戰戰兢兢”。
“戰戰”是發抖的樣子,“兢兢”就是腳都不敢踩實的樣子。“如臨深淵”
,好像站在懸崖邊緣,腳下是萬丈深潭,偶然一不小心,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如履薄冰”
,初冬剛結薄冰,或早春要解凍時,走在河面上,要有功夫、有本事,一個疏忽,掉下去就沒命。 作人一輩子,要想修養到死都沒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