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 頁)
,有五隻老虎出來吃人,厲害得很,而有一個人把那五隻老虎都打死了。 朱元璋接到這封公文,知道一定是他的老朋友田興做的好事。 於是找來翰林院的進士們,都是文學修養非常高的,以現在來說,都是研究院中的博士。 朱元璋要他們趕快寫信去把田興找來。於是翰林先生們之乎者也矣焉哉、孔子曰、孟子曰的,咬文嚼字。朱元璋看了半天,皺皺眉、搖搖頭,還是自己動手寫。 他寫的是白話,內容大要說:皇帝是皇帝,朱元璋是朱元璋。 你不要以為我做了皇帝就不要老朋友。 你不來,就沒有種。 我們兩兄弟還是好兄弟,我今天不是以皇帝身份找你來。 我們兩兄弟見面,皇帝是皇帝,朱元璋是朱元璋,有種的你過河來吧!
和當年兩個人放牛時,打架對罵的口吻一樣。 田興看了這封信來了,來了但還是不做官,玩了一陣子走了。 這就是說歷史上的念舊。 可是今天的社會,這種事就很少了。 有的人環境好了,看到老朋友,要問貴姓了。 古人說富貴不可驕人,只有貧賤可以驕人。 窮人氣大,我反正窮,不看你就不看你。 這是故舊的第一個觀念。故舊的另外一個意義就是傳統,故舊不遺就是傳統觀念不要放棄。 如果你要推翻傳統,最好先推翻你自己,因為你是父母生的,祖宗傳統而來的。 沒有父母這個傳統,就傳不下來你這個統,萬事總有個來根。 所以孔子說“故舊不遺”
,一個偉大的人物,一定有真感情,可以做英雄,可以做烈士,
416
泰 伯 第 八304
有真感情才肯犧牲,才付得出來,有這種血氣,“則民不偷。”
偷是偷巧。 不偷巧,社會風氣就穩了。孔子這一段為什麼放在《泰伯》下面?就是講政治哲學的風氣問題,儒家主張的道德政治,個人修養首先在道德的精神。 道德的精神要堅定的思想和真實的感情,才能夠發揮出來。上面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是第二篇《為政》的發揮。接下去看這書上的文字,可見是孔子的門人所記載的。 前面曾提過,在中國古代的習慣,直接的學生稱弟子,再隔一代以後的學生稱門人。 到後來才慢慢混合稱用,凡是學生輩,都稱弟子,也可以稱為門人。
無愧平生事大難
這篇下面差不多都是門人的記載。 下一節是講曾子。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這一節最後的“小子”
,現在是罵人的——你這個小子——過去的意思就是“年輕人”。等於現在說的,“你們這些年輕人”
,這是他對學生的稱呼。這一節話,為什麼加在《泰伯》篇裡?
這是顏回死後,傳
417
404論 語 別 裁
承孔子道統的曾子,對學問修養的經驗談。 我們在第一篇裡就讀過曾子所提出的,每天以三件事反省自己的學養——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現在他有病快要死的時候,“召門弟子”
,這裡門人與弟子連起來用,就是曾子把學生乃至他的徒孫們,叫到前面來,吩咐後事。 他說:“啟予足,啟予手。”根據這六個字,就知道曾子已經病得手腳都麻痺了。說到這裡,我們要曉得,通常一個人生機的消逝,往往從腳部開始。 試看嬰兒,躺在小床上玩,最早期是用兩腳蹬著玩,手不大動,這時候生命力在腳部,腳就是根。 到了幼兒時期,小孩子是坐不住的,兩隻腳總要跑,因為他生命的活力,在不斷的生長。 到中年以上,漸漸腳不想動,而動手、動腦筋。 年紀再大一點,一坐下,“二郎腿”翹起來了。 再到晚年,“二郎腳”都不翹,最好是身子一仰,靠在椅背上,兩隻腳架到寫字檯上去了,因為腳上沒有力氣了。 所以中國以前看相的說,老年人到冬天而腳心還發熱的,是長壽之相,其實是生理上兩腳還有生命的活力。且看老人,腳活動不靈活,走路吃力,腳已近死亡。越老下面越僵化,生命力沒有了,最後手也懶得動,只用腦筋。 到了臨死的時候,除了少數的例外,一般正常的情形,是腳先失去知覺。 現在西方正在研究“死亡的科學”
,死亡成為了一種專門學問。 這也是受了東方古老文化的影響之一。所以曾子說“啟予足,啟予手。”因為他的病嚴重到快要死了。連自己的手腳在哪裡,都不知道,自己不能指揮了。只有叫學生們,替他把手腳擺擺好。 他這時快要斷氣了,只有
418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