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負面影響在當時雖然不太明顯,但其副作用是潛在的、長效的,漸進似的量的積累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引發政治地震,蔣介石後來幾次被政敵聯合倒閣,與此不無關係。
博篇第26節 挑起遷都之爭(1)
當政治形勢出現不利於自己的局面時,主動挑起爭端,藉機發難,使局勢發生逆轉,是權謀家常用的應變舉措。蔣介石也曾使用這種伎倆,1927年的“遷都之爭”就是其中一例。
事例:
1926年國民革命軍高舉義旗,進行北伐,所向披靡,很快取得兩湖戰場和江西戰場的勝利。為了更好地領導全國革命,1926年11月,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定,國民政府和國民黨中央黨部遷到武漢的決定。12年,國民黨中央通電宣佈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北遷武漢,計劃半月內可到武漢辦公。國民革命總司令部仍留在廣州,由李濟深主持。12月中旬,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及國民政府委員孫科等在武昌舉行緊急會議,決定在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未遷到武昌以前,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和國民政府委員會組織臨時聯席會議,執行最高職權,處理決定各項重要問題,併發布命令:“確定國都,以武昌、漢口、漢陽三城為一大區域作為‘京兆區’,定名武漢”。隨後,正式通知各國政府,表明國民政府遷都武昌以後,所有外交事宜即政府負責。
1927年1月1日,國民政府明令定都武漢。然而,在此重大的轉折關頭,蔣介石以設在南昌的北伐軍總司令部為大本營,挑起遷都之爭,同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相對立。
本來蔣介石是同意遷都武漢的,而且態度相當地積極。早在未正式作出遷都決定之前,他在9月,從武漢致電譚延輳А⒄啪步�疲骸拔洳�撕螅�校ń�猿疲┘蔥餚膾M督戰。武漢為政治中心,務請政府常務委員先來主持一切,就會大局。否則遷延日久,政治恐受影響,請勿失機,最好譚主席先來。”這表明蔣早就有遷都武漢的意向。同月,他在由武漢赴江西途經岳陽時,又致電廣州說:“中離鄂以後,武漢政治恐不易辦,非由政府委員及中央委員來數人,其權恐不能操之於中央。必中央來人另組政治委員會以代臨時政治會議為妥。”
對於蔣介石的這個提議,中央曾議決過。這是由張靜江、譚延輳г詮闃葜鞽紙�械摹=�槭�肟�闃莩鍪Ρ狽ナ保�燒啪步��砉�竦持醒氤N裎�被嶂饗��費雨'代理中央政治會議主席。前者是蔣的鐵哥們,後者的政治傾向往蔣介石這一方傾斜,且沒有多大政治主見,對蔣介石是言聽計從,他們都唯蔣之馬首是瞻。在接到蔣的遷都電後,即於10月在廣州召開國民黨中央及各省市、海外黨部執行委員聯席會議上提出遷都案,但是會議經過討論,沒有按照蔣介石的意願辦。
會議決定:“國民政府地點,應視其主要工作所在地而決定之。現在國民政府之主要工作,在鞏固各省革命勢力之基礎,而此種主要工作,以首先由廣東實施最為適宜,故國民政府仍暫設於廣州。”會議還作出請汪精衛銷假復職的決議。蔣介石得悉後,於當月再次電請遷都,他說:“武昌既克,局勢大變,本黨應速謀發展,中意中央黨部與政府機關仍留廣州,而執行委員會移至武昌為便。否則政府留粵,而中央黨部移鄂亦可使黨務發展也。”他的這個提議也未被採納。在取得江西戰場軍事勝利後,他更以強硬的態度再廣州,聲稱:“中央如不速遷武昌,非但政治黨務不能發展,即新得革命根據地亦必難鞏固。”接著,他派遣鄧演達等人由武昌乘飛機到廣州,“催促及中央黨部遷移武漢。”
既然蔣介石曾主張遷都,為什麼當正式決定遷都武昌後,他卻要反對這項決定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蔣介石隨著北伐的勝利和軍事勢力的膨脹,加快了反共步伐,政治態度急速右轉,而當時的時局出現了一些對他政治前景不利的情況,促使他一改初衷,由遷都武昌的堅決擁護者急轉成遷都武昌的堅決反對者。
第一、唐生智勢力的崛起,使他感覺到一種潛在的威脅。唐生智本是湖南軍閥趙恆部第四師師長,在北伐前夕歸順國民革命軍,編為第八軍。由於唐生智攻下長沙後,收編了大量北洋軍隊,第八軍兵力迅速“擴充到6師之眾,實際有28個團,照軍編制,可稱10師,軍械充足,精神統一,戰鬥力極強”。唐治軍和處理政事果斷,要求嚴格,得到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的支援,而且他與第四軍、七、八軍的不少將領,均曾畢業於保定軍校,被稱為“保定系”,蔣介石雖然也在保定軍校學習過,但時間短暫,沒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