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1/4 頁)
治篇第119節 扼殺民主運動(2)
1940年2月,毛澤東在延安憲政促進會成立大會上說:“他們是在掛憲政的羊頭,賣一黨專政的狗肉。”他的一席話,一語中的。
國民黨極力破壞憲政運動。4月,圍繞中間黨派提出的憲章修正案,在第一屆國民參政會五次大會上,展開討論,中間黨派與國民黨形成尖銳對立,雙方陳詞激昂,爭論不休。蔣介石使了一個手腕,指示雙方建議一起送政府,終止了會議。9月,國民政府宣佈,因為交通不便,召開國民大會有困難,另行決定召集國民大會的日期,這一拖又是六七年。就這樣,熱鬧非凡的民主憲政運動被蔣介石所扼殺。
接之而來的,便是獨裁者對民主力量的大迫害。1940年10月,國民黨特務,在新疆再次逮捕民主人士杜重遠。12月,馬寅初因在講演中批評孔祥熙、宋子文的貪汙行為,被憲兵扣留。1941年初,何應欽在最高國防會議上,誣衊民主人士沈鈞儒、鄒韜奮等要在重慶暴動,鄒韜奮被迫流亡香港。國民黨還取消了第二屆參政會主席團中的中共代表以及許多民主人士的參政員資格。在此期間,國民黨還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這下子把中間派中的很多人士震醒了。
此後,由於國民黨一黨專政和蔣介石獨裁,以及頑固推行“積極反共,消極抗日”的方針,在國民黨內、政府內、軍隊內,官員腐敗成風;對人民巧取豪奪,民不聊生;豫、湘、桂戰役大潰敗,大片國土被日軍佔領。蔣介石和國民黨的種種劣跡激起民眾的無比憤怒。
1944年年初,沈鈞儒、黃炎培、張瀾等再次發動了民主憲政運動,爭取實現民主政治,一個廣泛的民主運動迅速開展起來。
為了把民主憲政運動推向新的階段,9月,中國共產黨參政員林伯渠在第三屆國民參政會第三次大會上,正式提出了“立即結束一黨統治的局面,由國民政府召集各黨派、各抗日部隊、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團體的代表,召開國事會議,組織各抗日黨派聯合政府。”聯合政府主張的提出,為爭取民主憲政的各黨派提出了一個鮮明的近期目標,在“聯合政府”的旗幟指引下,民主憲政運動進一步發展。
在全國民主憲政運動的壓力下,蔣介石不得不頻頻許諾提前召開國民大會,企圖抑制中共提出的“聯合政府”的影響,將民主運動納入國民黨專制的法統內。1945年元旦,蔣介石在新年獻詞中聲稱,不待抗戰結束,一俟軍事形勢穩定,立即召開國民大會。3月,又許諾國民大會將於11月召開。他的這種許諾,並不是民主人士所期望的建立民主政治的國民大會,正如周恩來當時所指出的:“這還是八年以前國民黨包辦選舉的國民大會。他名義上要還政於民,實際上是要經過召開一黨包辦的國民大會,透過一黨專制的憲法,來承認國民黨專制的合法。”即使是這樣的一個“國民大會”,蔣介石也只是開了一個空頭支票,遲遲不召開。蔣介石的所謂促成憲政,“還政於民”,只不過是又一個騙人的鬼把戲。
接踵而來的又是對民主人士施行暴力。民主鬥士李公樸、聞一多在群眾集會中,被國民黨的特務槍殺,倒在血泊裡。
評析:
在實施“訓政”之初,蔣介石就表示在“訓政”結束後,實行憲政。然而,遲遲不結束“訓政”,使人們企盼的“憲政”成為“水中月”。之所以不敢實行“憲政”,是因為擔心打破國民黨一黨專政、蔣介石獨裁的政治格局。當呼聲強烈時,他作出促成“憲政”的許諾,而中間黨派和民主人士掀起民主憲政運動,推動中國民主程序時,則加以壓制、破壞,用暴力對付民主人士。
就這樣,民眾在蔣介石一個又一個許願中,燃起“民主”的希望;又因蔣介石一次又一次的食言中,破滅“希望”。然而,民主的潮流是任何人阻擋不了的,民眾在挫折中覺醒,認識到“民主”不能靠蔣介石這個獨裁者“恩賜”,他們將把爭取民主的運動推向新的階段。到了1947年4月,蔣介石主持召開由國民黨一黨包辦的“國民大會”時,已經沒有什麼吸引力了。
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統治區的民主運動,注入了新的內容,“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的愛國民主運動,在全國一浪高過一浪,在國民黨統治區形成以愛國學生運動為主體的反對蔣介石獨裁統治的愛國民主統一戰線,這是與人民解放軍的戰場第一條戰線相呼應的第二條戰線,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派已陷入了人民的包圍之中,其垮臺是不可避免的了。
治篇第120節 搜刮民脂民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