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頁)
仆地到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的崗位上就任。此行儘管意味著贛南“新政”人去政息,但是他帶走了在這裡積累的最寶貴的政治資本,即他造就的幹部隊伍。他們成為蔣經國佔領新的陣地的得力干將。
按照蔣介石的設計,蔣經國在贛南任職,只是一個過場,調回中央,從訓練幹部著手,為兒子在政壇崛起作更大的政治投資,以獲得更大的回報。
一般地講,在國民黨政壇角逐,權力的大小與阻力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即想獲得更大的權力必將遇到更大的阻力,獲得的權力越大所遇到的新的阻力就會與之俱增,這是必然的。
術篇第106節 設臺階壓擔子(2)
1944年5月,團中央幹校開學。幹校的校長由蔣介石兼任,它的前身是“中央青幹班”,主任由康澤兼任,實際上,由他的心腹李維果主持日常工作。李維果這個人與主子康澤一樣會揣摩蔣介石的心思。看到蔣介石有把自己安插到團中央的意向,便順水推舟,提議由蔣經國來任要職。蔣介石順勢而作,立即任命。
蔣經國有辦江西“青幹班”的成功經驗,雖然,在團中央幹校任職是一個新環境,但就工作性質而言,完全可以說是駕輕就熟。他很快確立了中央幹校的辦學大政方針和教學體系。
在辦學方針上,確立了辦學目標和指導思想,他明確地提出:“幹校是革命的學校”,“幹校應該實施革命的教育,培養革命的幹部”,自辛亥革命以來,“革命”二字一直是最時髦的詞語,蔣介石儘管早已背叛革命,然而,“革命”二字使用的頻率不減當年,何況蔣經國在紅色革命之鄉生活了十多年,“革命”二字業已成為習慣用語,此時所言“革命”的內涵,與他過去苦苦追求的信仰,為之奮鬥的“革命”大相徑庭。如果把他所說的上述目標用更簡明的話語表述,那就是“培訓一批高層的‘嫡系的嫡系”。關於幹校的指導思想,提出:“中央幹校的學生,必須以校長的意志為意志,以校長的行動為行動”。“中央幹校的學生必須以團作家,以校作家”。
圍繞這樣的培訓目標和指導思想,他規定了教學重點,簡稱為“兩高三能三大”,即,以高深的政治素質為中心,培養高層的領導才能,包含識大局、擔大任、辦大事等內涵;訓練“三能”,即“能文”、“能武”、“能開汽車”。在這一崗位上剛剛理出頭緒,準備大幹一場時,蔣介石對蔣經國有新的召喚。
1944年,由於蔣介石繼續奉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方針,龐大的“國軍”戰鬥力大傷,在日本侵略者發動的豫湘桂戰役中,國民黨軍隊潰不成軍,南國國土大片丟失。為了挽回一點面子,蔣介石一方面作遷都西康的準備,另一方面搞戰爭總動員,發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這只不過是虛張聲勢。但是他要趁機幫助蔣經國培植勢力那倒是真的。
蔣介石下令成立“青年軍政工人員訓練班”,委派蔣經國為該班中將主任。他不僅讓自己的兒子抓黨團組織,還要他“抓槍桿子”。
政工班第一期畢業後,成立了“青年軍總政治部”,由蔣經國任主任。軍政部按照國民黨軍隊序列,編為八個師,各師設立政治部,這些政工部門的大小頭目為清一色的“幹校”研究部學生,蔣介石組建的生力軍“青年軍”為自己的兒子所掌握。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採納CC系的建議,將中央幹校與中央政校合併,成立“國立政治大學”,仍由蔣介石兼任校長。CC系的打算是想透過合併改掉小蔣的“中央幹校”。1946年政治大學掛牌辦校,小蔣的嫡系與CC系派爭權奪利鬧得不可開交。最終因寡不敵眾,作為小弟弟的小蔣嫡系在這場權力角逐中沒有佔到多大便宜。
對於蔣介石而言,這兩支隊伍都是他的看家隊伍。就親情而言,那當然他的權力的天平肯定會向小蔣傾向。於是他搞了一個平衡,要求教育部簽呈舉薦蔣經國為“國立政治大學”(簡稱“政大”)教育長。
如果這一任命成為事實的話,小蔣將如同他的父親一樣逐步向身兼難以數清的職務邁進。此時,他已經身兼三職了,除“政大”外,還兼三青團中央團部第二處處長和國防部“預備幹部處管訓處”處長。
可是,如同前述,獲取的權力大小與新增阻力的大小是成正比的。蔣經國仕途新的阻力接踵而來。這個阻力的後臺可是一個重量級人物。在CC系頭子陳立夫的導演下,“政大”演了一場“倒小蔣”的鬧劇。全校師生集會抗議國民政府主席任命蔣經國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長。甚至有人喊出“反對兒子教育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