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之為“戲劇性的發展”。這樣的變化,僅用一個“假革命”的投機者來說明,是很難讓人信服的;僅用“血濃於水”的親情來詮釋,也可能產生誤導。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人生追求現象,是多維力作用的結果。其中,蔣介石的“洗腦術”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1936年的“西安事變”為蔣經國回國搭了一個平臺。他多次回國的要求,終於被批准。蔣介石向周恩來問及蔣經國在俄怎樣,含蓄地表達出想要兒子回國的願望,周恩來說,我們想辦法。透過多方的努力,此答允成為事實。1937年3月,蔣經國攜著妻子兒女們踏上歸國之路,這可能是一個分道揚鑣的旅程,他的心情極其複雜。在中國政府駐蘇使館,他問大使蔣廷黻:“你認為我父親希望我回國嗎?”這句簡短的話語,道出他忐忑不安的內心世界。
1937年3月,蔣經國帶著妻兒乘火車離開莫斯科,開始了返回故里的歷程,此時的他,是不是真的像有的人說的那樣:“昔日無產階級革命理想,從此被一腳踢到九霄雲外”?似乎還不好下如此乾脆的結論。他在當天作了日記,從字裡行間看到的是對自己生活10多年國家的讚揚與難捨之情,不過當他邁出歸途的第一步,確實是他“信仰”的一個分水嶺。
4月中旬,蔣經國抵達上海。此後,經過不太長的時間,他從昔日執著的共產主義信仰者,變成反對這一信仰,維護蔣介石統治的干將,直至後來成為蔣家王朝的“掌門人”。這種戲劇性的變化到底是怎樣發生的?蔣介石的洗腦術為什麼在他身上有這樣的高效?
在踏上歸國的火車之前,蔣經國的思想已開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是蘇聯政治環境的影響所致。受這個革命環境薰陶,他自願地把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信仰,並且理想化。然而,現實的殘酷的政治鬥爭,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對他的思想衝擊不會小。一個人對一種理想的追求,從天上突然掉到地上,那種滋味是可想而知的。
術篇第102節 天下沒有不變的信仰(3)
這種衝擊與震撼,在不同的人身上所產生的效應是不同的。蔣經國出生在一個富戶人家。其父的傳奇性的變化,使他的階級出身躍升到寶塔尖上,這種階級的烙印在他腦海裡是很難消失的,在客觀條件發生變化時,哪怕是微妙的變化,它都會有所呼應;背叛革命後的蔣介石不僅沒有沉淪,反而成為中國的最高統治者,長期主宰中國的政壇,為蔣經國尋找新的前途,提供了很大空間。蘇聯的社會制度,蔣經國所追求的理想,與其父親所代表的統治階級的利益是根本對立的。在現實與理想出現巨大反差時,像他這樣的人,就很有可能皈依到原來的階級營壘。正因為有這樣的思想土壤,蔣介石才有可能把一個“逆子”,從自己所仇恨的“信仰”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他幫助蔣經國的這種解脫,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對蔣經國進行了極其嚴酷的“洗腦術”。
第一,親情軟化。蔣介石雖然企盼兒子的迴歸,雖然他又是一箇舊仇不忘且必報無疑的人,他對蔣經國在《真理報》上發表的嚴重傷害他的“威嚴”的公開信耿耿於懷。因此,蔣經國要見他與宋美齡時,他讓兒子吃了閉門羹。經過心腹陳布雷的勸解,才予以寬恕。兩個星期以後,還是接見了蔣經國。如果換了另一個人如此地冒犯他,肯定被置於死地,親情戰勝了冷酷,他也要用親情來軟化蔣經國。
他沒有讓蔣經國在自己身邊久留,立即派人把蔣經國及其妻兒送回到老家溪口。在溪口自然會有阿諛奉承者安排熱烈歡迎的場面,當時的《大公報》載文作了這樣的描述:“車近洋橋,便緩緩而駛,人群一擁而上,口號與鞭炮齊鳴,直鬧得震天價響。”如果說這種安排是塗上一層親情的“政治性歡迎”的話,那麼,安排蔣經國與其母毛氏的見面,那是一種親情在心靈上的震撼。記者作了素描:“這時的蔣經國,一步緊似一步,一眼望見親孃坐於正中,便急步踏上,抱膝跪下,放聲大哭,方良和愛倫也上前跪哭!毛氏早已心酸,經不住兒子的哭,也抱頭痛哭!一時哭聲震盪室內,好不悽楚!”這是一個政治導演的絕妙的安排,“政治企圖”溶於親情中,透過血緣的自然迴圈,把外在的震撼帶進腦海,去引爆心靈的震撼。
蔣經國在母親身邊一住就是一年。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請看看曹聚仁的神筆的描述:“那個夏天,他們這一小圈子,就在炮火連天的大局面中,過著樂陶陶的天倫生活。”這種“樂陶陶的天倫生活”對蔣經國所追求的“信仰”的淡化到底起多大的作用,我們不好估量,但肯定是有的。這是一種潛移默化,使人不加防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