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段。
精進不是因為必須而勤奮去做事。
我們對自己的創造力,對自己的變化充滿了興趣,因而想知道更多。如果生活過於繁複,妨礙了這種求知,我們便歡歡喜喜地讓生活簡單。如果這種求知需要一輩子,我們便一輩子歡歡喜喜地走在求知之路上,不因為旅途艱辛漫長、看不到終點也似乎沒有終點而著急、沮喪,這就是精進。
5。禪定
禪定是指捨棄散亂。
一般未經過禪修訓練的人很難把握自己的心念,總會不由自主地攀緣外境。沒有定力而企圖在喧鬧之中不散亂,幾乎是不可能的。對初學者而言,寂靜處遠離誘惑和嘈雜,是幫助生起禪定的理想環境。前輩的修行者們也一再讚歎寂靜之地的殊勝功德。
如果能安住,能不離清醒的覺知,則一切行動都可以是禪定。
6。智慧
般若空性超越文字,從感受上來說,它比較接近於內心的極度開放狀態,清明、遼闊、不固執、不僵化、不拒絕、不期求、不留戀。一切皆有可能。
以開放、清明的心去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你將體會到無所不在的空性。
我們很真誠地發了菩提心,願意從此走上大乘菩薩道,可心底還是竊竊希望情況一旦變糟,自己有路可退。這毫不奇怪,總想開溜是我們的一貫反應。如果不是假設有路可退,我們恐怕什麼事都不敢做。然而,在我們的世界裡,時間是單向的,人生根本就是一條單行道。任何事情發生了就無法重來,我們也無路可退。菩薩戒幫助我們放下早先的自欺。
如果真的相信輪迴中所有眾生在本性上皆與諸佛無別,就該知道在與眾生的關係上,我們早已別無選擇。
菩薩戒不是無中生有,事實本來如此,受戒前後發生變化的只是我們的心態。
受戒意味著我們不再以為自己與眾生是割離的,不再相信自己與眾生能割離開。這個認識如此鮮明有力,不斷鼓舞著我們尚很脆弱的菩提心。有人把菩提心比喻成一粒種子,菩薩戒則是土壤、陽光、雨露,呵護種子生根、發芽、成長。
菩提心平凡樸實到常被人忽視,但它是大乘佛法一切修為的基礎。
有人問我:“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我的答案是:“生生世世”。
希阿榮博
藏曆九月二十二天降日
2008年11月19日
完成文字整理
當年釋迦牟尼佛升到三十三天為母親說法三個月後重返人間。後人把佛陀重降人間的那一天定為天降日,以紀念佛陀為母親說法的功德。希阿榮博堪布希望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生起珍貴的菩提心。
第四章 上師和弟子
世俗之事,一般人也能幫你解決,而成辦死生大事,方法只有上師能教給你。“金剛上師”代表的其實是上師與弟子之間的一種關係。
近日,有弟子問我如何與上師相處,如何跟上師學法。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參考全知法王無垢光尊者的《如意寶藏論》和華智仁波切的《普賢上師言教》中關於依止上師的內容,結合自己平日的觀察,試著對上師和弟子的關係作了一個簡單而且不全面的闡述。對於文中疏漏不當之處,我在此向諸佛菩薩至誠懺悔,並期待讀者的斧正和諒解。
我要特別感謝向我提問的弟子,使我有機會反省自己忝為人師的言行。若這篇文章還有些許可取之處,能對大家的修行有所幫助,就是我莫大的欣慰了。
從皈依到現在,我們努力聞、思、修,生起和鞏固出離心、菩提心,並且試探著瞭解空性。
一切看上去都很順利,但有一個問題始終擺在我們面前,那就是如何處理與上師的關係。
我們似乎不可能在沒有明師指點的情況下,自己摸索出解脫的門道。從無始以來在輪迴中流轉至今依然困惑,就是一個證據,說明我們僅靠自己的盲目追求和探索是走不出輪迴的。佛陀對生命真諦的了悟像長夜裡一盞明燈,照亮無數行者的解脫之路。
兩千五百多年前他在印度菩提迦耶成道時,我們不知在哪裡遊蕩,總之是錯過了跟隨佛陀學習、思考、體證的機會。兩千五百年,我們由於傲慢、顛倒、固執、牽掛和恐懼,一再錯過機會,直到今天。儘管我們依然褊狹,依然不知珍惜,卻有人依然持佛陀的智慧明燈,在無盡的夜裡等待為我們照亮前路。如果我們還是錯過,他說他會停留,他會再來,直到我們不再錯過。這就是上師的慈悲。
上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