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功德不可計量。平等心中若沒有慈悲、歡喜,就變成了冷漠和無動於衷。四無量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涵蓋、融會貫通的。
二、願行菩提心
在四無量心的攝持下,我們願一切眾生獲得無上正等覺,徹底擺脫痛苦、得到安樂,這種發願稱為願菩提心。
你可以願自己先覺悟,之後再引導眾生離苦得樂,也可以發願與其他眾生一起渡過輪迴苦海,到達解脫的彼岸。或者像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那樣,除非所有眾生都自由解脫,否則,誓不成覺。
發心有大小而無優劣,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的因緣發菩提心。只要誠實並且是真心為了眾生的解脫,發心無論大小都值得讚歎。如果只是為了做一個“標準”的大乘菩薩,覺得“應該”有最大的發心而去發心的話,則沒有必要。
發菩提心之後,我們還是會自私、愚昧。沒有關係,每個人都會這樣。從生起菩提心到圓滿證悟之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我們用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種有力的方法攝持自己的言行,以幫助實現願望,這便是行菩提心。
願、行菩提心統稱為世俗菩提心。經過長期修行,不斷積累福、慧資糧,我們最終將見到諸法實相,即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只有透過修行才能證到,而世俗菩提心則是透過儀軌發願、受持,並以六度萬行令其日益增上。
初學者的世俗菩提心毫無疑問帶有做作的成分,不過持續的薰習最終能將做作的菩提心轉化為自然流露的菩提心。
六度,梵語稱六波羅蜜,意為“渡到彼岸”。
渡到彼岸比喻我們藉助這六種方法,超越二元對立的狹隘思想,達到豁然開朗的自由境地。
六度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寂天菩薩的《入行論》和月稱菩薩的《入中論》等所講的即是六度。這裡只是簡單地闡釋六度的基本含義。
六度不是“優秀佛教徒”的行為準則,不是“必須這樣”、“不準那樣”之類的硬性規定。在大乘修行者的世界裡,菩提心攝持下的一切行為都是方便善巧的。
1。佈施
不是因為你是佛教徒,不對弱者表示同情便覺得很沒面子,你才去佈施。出於宗教或哲學的動機去行善,是不符合佛陀教法的。
佈施的精髓是捨棄貪執。把自己不要或不看重的東西送出去,不論東西本身貴重與否,都不算清淨的佈施。
我們透過佈施來破除自己的貪愛和執著,所以並不存在施惠於人這回事,也就沒有必要居高臨下、沾沾自喜,或為佈施的結果牽腸掛肚。
佈施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給予。如果別人需要的東西,我們有,就給他。為了佈施而刻意去爭取、去積累財物,佈施本身便成為一種執著,顯然與佈施的精神相違背。對已擁有的,隨時能放棄,對未擁有的,不再貪求,內心滿足,這便是最好的佈施。
上面講的主要是財物佈施,但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法佈施和無畏施。
2。持戒
戒律常被人誤解為束縛。
把自己五花大綁,困在條條框框之中動彈不得,這只是跟自己過意不去,佛教徒的持戒不會這樣生硬無趣。
戒律指適當的行為,持戒是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其目的是不傷害包括自己在內的一切眾生。
留意觀察言行,我們會發現自己總是在錯誤的時間、地點做錯誤的事,像一隻闖進瓷器店的大象,把周圍弄得一團糟,自己也滿身是傷。
佛陀慈悲地教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協調起來,不再因為笨拙而受苦。看見我們裝模作樣、自欺欺人而又總是弄巧成拙的情景,諸佛菩薩都會發笑。所以,持明無畏洲說:“持戒就是所作所為別再讓諸佛菩薩發笑了,不然在他們面前該多麼難為情。”
3。忍辱
行為精準意味著我們須保持正念,不輕易對狀況下評斷、做反彈,這正是忍辱的要義。
任何情況都能適應,任何可能性都會被接受,大乘修行者的內心始終是開放的。沒有趨避,所以沒有恐懼,也不會不耐煩。他的心太柔韌、開闊,可以無憂無懼地包容一切。修忍辱波羅蜜的行者就像大地,因為有承載萬物的能力,才匍匐在萬物的腳下。
4。精進
透過佈施,我們學習放下貪著;執著減輕,行為便不那麼容易造成傷害,這是持戒;不容易起嗔恚心,這是忍辱。生活中由此而來的變化令人歡欣鼓舞,於是我們的六度之行進入一個新階段:歡喜、持續修行的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