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4/4 頁)
人與?”曰:“真第一人。竊比於管樂,蓋自謙耳。”
姚襄曰:“然則天之生才如武侯者,何以不生於一統之會,而偏生於三分之際,未得盡其抱負,不亦屈乎?”軍師
曰:“此正天之所以重武侯也。三代以上不論,其大一統者,如秦、隋、西晉與北宋,其間曾無絕異之材,天若吝之者,
何也?蓋由秦之強盛,蠶食六國,久矣尊為西帝。隋篡北朝,先已得天下之半,而又乘南朝之昏淫,其勢為易。西晉雖
並二國,皆當時主昏庸之候。宋則先取於孤兒寡婦之手而後平定諸處,無異反手。
天若行武侯於此四代,又何見其才耶?至若漢、唐與本朝,當群雄並起,以智勇相角,故此三代人才,皆勝於彼。
夫以智而伐昧,勇而敵怯,以有道而兼併無道,不啻順流而遇順風,一帆便可千里。至若三國,則曹與孫吳,皆以天授
之資,而平分南北,非草竊群雄之比。區區孤窮先主,奔命於其間,身且不保,亦何自而成鼎立哉?所以天降大任於武
侯,以從古未有之才,而當未有如是艱難之會,其不歸於一者,數也,可以不論。“
劉超請問曰:“如軍師所論,則承平之世,天竟不生人才否?”
軍師曰:“然。偶有之,終亦不顯。即如今之科目所取者,皆咿語口占嗶之徒,但能略通之科者也。舍卻爛時文以
外,還曉得恁麼?”且臨場搜檢,不啻待以盜賊,有志者亦安能樂從乎?
是故利器者,所以制盤根錯節,不比鉛刀錫槍,一刺一割亦有示能,但在演劇中試用的,子知之乎?承平日久,一
切縉紳大夫皆無異於演戲文耳,安知觀戲文者,有出群拔萃之人哉?說到此外,命酒自酌三杯,揮毫疾書二詩於壁:其
一負來南陽日,躬逢喪亂時。
茅廬三顧切,漢鼎片言持。
才豈曹吳敵,心將伊呂朝。
君如生治世,草野竟誰知?
其二徒步中山起,艱難帝業遲。
英雄方角勝,僭據各乘時。
天限三分勢,人嗟六出師。
先生遺憾在,杜老莫題詩。
軍師擲筆,又酌數杯,謂姚襄、劉超曰:“武侯精靈在此,我低徊不忍去,當與子同宿一宵。”劉超曰:“須傳知
將佐來侍衛。”軍師笑:“慮刺客耶?即當二人,亦不妨晏然而臥。”乃令守祠道士,取出木榻二張,坐至更餘方寢。
呂軍師朦朧中,忽聞有人呼道:“御陽子來,我與當言。”
軍師視之卻是武侯從神幔中步出,連忙起迎一揖,同行至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